[发明专利]一种魔芋的采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26672.0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4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何邦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琼玖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91/02 | 分类号: | A01D91/02;A01C1/00;A01C1/06 |
代理公司: | 42110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高良军 |
地址: | 442329 湖北省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魔芋 采收 翻耕 耕翻 耕机 小形 损伤 工作效率 晴好天气 人工成本 生长周期 收获 采挖 茎叶 叶部 整块 播种 生长 销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魔芋的采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魔芋一般的生长周期在7个月左右,魔芋不再生长,叶部完全枯萎,魔芋杆到伏后的一个月左右采收,选择晴好天气采挖;S2:在收获魔芋时先割掉魔芋的茎叶,用小形耕机翻耕,按照一定翻耕间距将整块地都能重新耕翻一遍,一天的时间一名采收人员可以收获2~3亩地的魔芋;S3:耕翻出后的魔芋就地按大小有无损伤挑选,确保魔芋质量,收挖后的芋球500g以上的作为商品芋及时销售,500g以下的作为种芋存放,涉及魔芋采收技术领域。该魔芋的采收方法,采用小形耕机翻耕,增加了工作效率,而使魔芋不会受到损伤,减少了人工成本,第二年播种时不用重新耕翻,增加了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魔芋采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魔芋的采收方法。
背景技术
魔芋是天南星科魔芋属的总称,栽培学上属于薯芋类作物,魔芋喜温暖湿润,适温为20~30℃,25℃为最适温度,适宜相对湿度为80%~90%,即魔芋喜适温期长而不适酷暑、干燥的地方,在我国南方各省丘陵地区、秦岭大巴山地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滇南和台湾等地有着丰富的魔芋资源,魔芋性寒,可以润肠通便,活血化瘀,降脂降糖,降低胆固醇,常食魔芋还有还有减肥健身的功效,因为魔芋富含膳食纤维,热量低,并且魔芋中含有甘露糖对癌细胞代谢有干扰作用,可以起到防癌抗癌的功效。
传统的魔芋采收方法为防止魔芋损伤采用人工采收,此方法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魔芋的采收方法,解决了传统的魔芋采收方法为防止魔芋损伤采用人工采收,此方法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魔芋的采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魔芋一般的生长周期在7个月左右,魔芋不再生长,叶部完全枯萎,魔芋杆到伏后的一个月左右采收,选择晴好天气采挖;
S2:在收获魔芋时先割掉魔芋的茎叶,用小形耕机翻耕,按照一定翻耕间距将整块地都能重新耕翻一遍,一天的时间一名采收人员可以收获2~3亩地的魔芋;
S3:耕翻出后的魔芋就地按大小有无损伤挑选,确保魔芋质量,收挖后的芋球500g以上的作为商品芋及时销售,500g以下的作为种芋存放;
S4:500g以下的作为种芋存放,将挑选好的魔芋放在太阳下去除水分,使茎块表皮干燥,水分干后用草木灰和生石灰混合拌种,将种芋大小分级后用干沙分层贮藏或芽眼向下置于架空的篱笆或竹席上,如有宽余的土地条件,翌年3月可收挖魔芋,以降低球茎感病几率。
进一步地,所述S2中翻耕间距为0.5米。
进一步地,所述S4中在太阳下去除水分的时间为1至2天。
进一步地,所述S4中水分干后采用1∶1的草木灰和生石灰混合拌种。
进一步地,所述S4中贮藏温度以5-10 ℃为宜。
进一步地,所述S1中采收过早的比适时采收含水量要高,较晚采收的含水量低。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琼玖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琼玖农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66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肉羊养殖用草料粉碎装置
- 下一篇:一种摘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