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燃机机车风道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25686.0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3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屈洪;费龙仁;许齐;邢莹莹;黄博;杨烨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C5/02 | 分类号: | B61C5/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夏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3 | 代理人: | 陈亚宾 |
地址: | 213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燃机 机车 风道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风道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内燃机机车风道系统,包括风道本体,风道本体一端设有进风口,且风道本体上依次设有三个下出风口和一个上出风口,风道本体进风口处设有缓冲区,且通过导流板一连接进风口和缓冲区,缓冲区末端设置两块侧向导流板,两块侧向导流板垂直于风道本体底端面,且两块侧向导流板将风道本体内腔分隔成三个通道。本发明的一种内燃机机车风道系统,导流板一的设置减小了进风口处的阻力,缓冲区有效的缓冲均化出风口的风量,侧向导流板有效将风量均匀分配进行导出,弧形导流板对出风口风量进行引导有效减小风阻,风量修正调节板可以精确调整各个出风口的风量误差,栅格板有效均化出风口的风量风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道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内燃机机车风道系统。
背景技术
内燃机车车架上部设置通风机,通过车架的风道将通风机的风从车架上部垂直引入,均匀分配到车架底部的出风口,再传至转向架牵引电机,起到冷却牵引电机作用。传统内燃机车风道,一般采用两种方案,一种是强制导风风道结构,风道进风口处设置导流板,直接将风量均匀分配到不同的风道中,此强制导风风道结构风量分配方便均匀,便于调整,但风腔内的风阻较大;另一种是风压自动分配的宽大风道结构,风道是利用车架底部空间,增加车架下盖板,形成一个整体大风道结构,风道进风口与不同出风口在一个风腔内,无风道支流,风道进风口与出风口均无导风的导流板,风量自动分配到各出风口,此风压自动分配的宽大风道结构占用空间大,大风道易产生紊流,局部风阻大,且不同的出风口风压风量风压均匀性比较差,距离进风口近的出风口风量大,远离进风口的出风口风量小。两种风道结构都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风道导流时风道内容易产生紊流、局部风阻较大且风量风压均匀性差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燃机机车风道系统,通过导流板一的设置形成倾斜的进风角度,减小了进风口处的阻力,缓冲区有效的缓冲均化出风口的风量,同时风量自动分配缓冲后进入侧向导流板分隔出的风道,缓冲区减小了侧向导流板的分流压力同时减小了导流时的风阻,侧向导流板有效将风量均匀分配进行导出,弧形导流板对出风口风量进行引导有效减小风阻,栅格板有效均化出风口的风量风压。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燃机机车风道系统,包括由钢板焊接组成的风道本体,所述风道本体一端设有进风口,且风道本体下端面依次设置有第一下出风口、第二下出风口和第三下出风口,所述风道本体中部侧面开设有一个上出风口,所述风道本体且位于进风口处设有缓冲区,且通过导流板一连接进风口和缓冲区,所述缓冲区末端设置两块侧向导流板,所述第一下出风口、第二下出风口、第三下出风口和上出风口处均设有一个弧形导流板,所述弧形导流板前端均铰接有风量修正调节板。
进一步的,包括第一下出风口、第二下出风口和第三下出风口的出风口处均设置有一个栅格板。
进一步的,包括导流板一一端连接进风口且另一端连接风道本体底端面。
进一步的,包括导流板一与风道本体底端面的夹角a为30°-60°。
进一步的,包括弧形导流板前端且位于风道本体底板焊接有定位轴,所述定位轴上套设有旋转轴套,所述旋转轴套外表焊接风量修正调节板。
进一步的,包括旋转轴套顶端焊接有旋转手柄,所述旋转手柄端部与风道本体表面点焊连接。
进一步的,包括侧向导流板垂直于风道本体底端面。
进一步的,包括风道本体1内设置的两块侧向导流板将风道本体内腔分隔成三个通道依次导向第一下出风口、第二下出风口和风道本体内腔中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56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式输送设备自动化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白星笛鲷的人工繁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