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铁车站受力及测量最大弯矩处位移和应变的实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24901.5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7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高升;高志宏;李谈;黄平生;马晓波;雷永生;王家乐;王立新;魏庆繁;汪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20 | 分类号: | G01N3/20;G01N3/06;G01B21/02;G01B21/32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地址: | 710043***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铁 车站 测量 最大 弯矩 位移 应变 实验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地铁车站受力及测量最大弯矩处位移和应变的实验系统,所述装置包括U形槽,U形槽包括水平的底板和两侧竖直的侧板,两侧侧板的顶部之间设置有横向的反力架;地铁车站缩尺模型放置于U形槽的底板上;地铁车站缩尺模型的侧墙外布置侧向承力板,并在侧向承力板与U形槽侧板之间设置横向的千斤顶,模拟均布土压力;地铁车站缩尺模型的顶板布置有竖向承力板,并在竖向承力板与反力架之间设置竖向的千斤顶,模拟均布土压力。本发明区别于传统加载方式,使用千斤顶模拟土压力,优化了地铁车站模型受力实验,节省了材料和时间,还可以很好的模拟出压力,测出最大弯矩处的位移和应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铁车站模拟实验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地铁车站受力及测量最大弯矩处位移和应变的实验系统。
背景技术
在通常的地铁车站模型实验中,加载方式通常为用土和砂去模拟加载,该方式虽然可以起到加载的目的,但耗时、耗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铁车站受力及测量最大弯矩处位移和应变的实验系统,基于千斤顶来模拟土压力,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地铁车站受力及测量最大弯矩处位移和应变的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包括U形槽,U形槽包括水平的底板和两侧竖直的侧板,两侧侧板的顶部之间设置有横向的反力架;
地铁车站缩尺模型放置于U形槽的底板上;地铁车站缩尺模型的侧墙外布置侧向承力板,并在侧向承力板与U形槽侧板之间设置横向的千斤顶,模拟均布土压力;地铁车站缩尺模型的顶板布置有竖向承力板,并在竖向承力板与反力架之间设置竖向的千斤顶,模拟均布土压力。
地铁车站缩尺模型为多层结构,每层的侧墙外布置一组侧向承力板和千斤顶。
地铁车站缩尺模型的中板和底板上均设置有模拟层荷载的铅袋。
U形槽前方设置有竖直的位移计固定架,从位移计固定架向地铁车站缩尺模型伸出支架固定位移计,位移计布置于地铁车站缩尺模型的顶板底面和中板底面上。
位移计固定架呈杆状,其上纵向布置多个固定位移计的支架,多个位移计固定架并排固定到位移计固定架底板上,位移计固定架底板位于U形槽底板前方。
地铁车站缩尺模型的侧墙内侧、侧墙外侧、顶板顶面、顶板底面均设置有应变片。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区别于传统加载方式,将地铁车站的模型置于U形槽中,使用了千斤顶加载,在地铁车站模型的侧墙上,固定一块板,然后使用千斤顶去给板加载,以此来模拟侧向的均布土压力,对于顶板,同样采用固定一块板,给板用千斤顶加载来模拟顶部土压力。在两个侧墙与框架柱之间的中板,顶板的中心处布置位移计,在两框架柱之间的中板顶板中心处布置位移计,以此来测量模型板弯矩最大处的位移,在顶板的框架柱位置,弯矩最大处和侧墙中心附近布置应变片来测取应变,此装置优化了地铁车站模型受力实验,节省了材料和时间,还可以很好的模拟出压力,测出最大弯矩处的位移和应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视角1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视角2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视角3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视角4结构图。
图中,1-地铁车站缩尺模型,2~8-一号~七号千斤顶,9- U形槽,10-反力架,11~13-一号~三号侧向承力板,14-位移计固定架,15-竖向承力板,16~24-一号~九号位移计,25-位移计固定架底板,26~34-一号~九号铅袋,35~41-一号~七号应变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49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