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染料中间体3-(β-羟乙基砜基)苯胺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12843.4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8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张松鹏;夏光林;黄胜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荆门市丽康源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303/08 | 分类号: | C07C303/08;C07C309/86;C07C303/02;C07C309/40;C07C315/00;C07C317/18;C07C315/04;C07C317/36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纪元 |
地址: | 4482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染料 中间体 乙基 苯胺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染料中间体3‑(β‑羟乙基砜基)苯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硝基苯与氯磺酸通过氯磺化反应得到间硝基苯磺酰氯;采用焦亚硫酸钠对间硝基苯磺酰氯进行还原,反应过程中调节反应液的PH值为7.4~7.7;反应完成后加入氯化钠,盐析得到还原产物;焦亚硫酸钠、间硝基苯磺酰氯、氯化钠的摩尔比(0.68‑0.685):1:(0.54‑0.58);在还原产物中加入环氧乙烷,控制PH值为7~7.5,反应得到缩合产物;采用氯化亚锡和Pd/C催化剂在对所述缩合产物进行还原,得到3‑(β‑羟乙基砜基)苯胺;缩合产物:Pd/C催化剂的摩尔比为(0.45‑0.46):1:0.0012;本发明有效抑制了各工艺环节中副产物的产生,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还减少了环境污染物,具有绿色环保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染料中间体3-(β-羟乙基砜基) 苯胺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中国染料工业领域持续快速发展,中国染料产量已经居于世界第一的位 置,大约占世界总份额的百分之六十左右,是中间体最主要的生产国家和供应地区。
3-(β-羟乙基砜基)-硝基苯是一种重要的染料中间体,有着广泛的市场用途;
目前3-(β-羟乙基砜基)-硝基苯在生产上以硝基苯为原料,经氯磺化、磺酰氯还原、缩合、铁粉还原而成;其中,在氯磺化环节,为了提高收率必须使用大量的氯磺酸 参与反应,产生大量硫酸废水,很难回收,对设备造成腐蚀;在缩合环节,采用环氧乙 烷或氯乙醇作为缩合剂,环氧乙烷或氯乙醇在高温下易于水解,导致缩合产物纯度低、 收率低;而使用过量的缩合剂,将导致成本升高;在还原环节,虽然采用铁粉作为还原 剂能够获得较高产率,但是反应之后有大量的铁泥难以处理,对环境污染严重;
综上所述,目前的3-(β-羟乙基砜基)苯胺合成工艺存在产品收率低、污染环境,不够绿色环保的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染料中间体3-(β-羟 乙基砜基)苯胺的制备方法,在氯磺化工艺环节引入氯化亚砜氯磺酰化,使磺化反应的速率加快,反应平稳,磺化反应效率高,副反应少;可以有效的提高磺化反应的收率, 减少副产物的产生,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还减少了废水排放量,降低材料消耗,达到 绿色环保的效果;亚还工艺环节中,在反应产物中加入工业盐,盐析效果好,析出晶体 大;在缩合工艺环节中加入磷酸钠作为缓冲剂,稳定PH值,抑制环氧乙烷的水解,提 高了缩合产物的纯度和收率,并且减少环氧乙烷的使用量,降低成本;在还原工艺环节 中采用氯化亚锡替换传统的铁粉,并且采用Pd/C作催化剂,产物收率至少提高了5%, 并且反应产物不会污染环境,节能环保。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染料中间体3-(β-羟乙基砜基)苯胺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硝基苯与氯磺酸通过氯磺化反应得到间硝基苯磺酰氯;
S2:采用焦亚硫酸钠对所述间硝基苯磺酰氯进行还原,反应过程中调节反应液的PH值为7.4~7.7;反应完成后加入氯化钠,盐析得到还原产物;其中,焦亚硫酸钠、间 硝基苯磺酰氯、氯化钠的摩尔比(0.68-0.685):1:(0.54-0.58);
S3:在所述还原产物中加入环氧乙烷,控制PH值为7~7.5,反应得到缩合产物;
S4:采用氯化亚锡和Pd/C催化剂在对所述缩合产物进行还原,得到3-(β-羟乙基砜基)苯胺;其中,缩合产物:Pd/C催化剂的摩尔比为(0.45-0.46):1:0.0012。
优选的,上述染料中间体3-(β-羟乙基砜基)苯胺的制备方法,其步骤S1中,在 硝基苯与氯磺酸的氯磺化反应过程中加入氯化亚砜;硝基苯、氯磺酸、氯化亚砜的摩尔 比为(0.57-0.6):1:(0.48-0.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荆门市丽康源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荆门市丽康源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28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绕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纯电动汽车的热管理耦合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