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验用蟾蜍蜕衣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12076.7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15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郝艳坤;董建将;李爽;刘阳;栾海蓉;孙健;袁辉;魏韬;吴琦;闫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牡丹江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岳泉清 |
地址: | 157011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 蟾蜍 衣装 及其 使用方法 | ||
一种实验用蟾蜍蜕衣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实验用蟾蜍蜕衣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很难获取完整的蟾衣的问题。它由培养室、蜕衣室、第一通道、缓冲通道、刮衣钩组和翻板机构组成。采用本发明装置实现无需人为手动干预,在重力的作用下,在蟾蜍处于蜕衣室中,在刮衣钩组帮助下,保证蟾蜍顺利蜕衣,且极大概率获取完整的蟾衣;在蟾蜍脱衣过程中在蟾蜍的体表喷射蜕衣液,在蜕衣液促使蟾蜍顺利蜕衣。本发明用于实验室获取蟾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蟾蜍蜕衣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蟾衣,是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花背蟾蜍等品种蟾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在强烈饥饿情况下定期自然蜕下的角质衣膜。蟾衣为一种蟾蜍药用部位,已被民间广泛作为药用,并实现了人工采集。蟾蜍蜕衣属于一种纯自然现象,蟾蜍极度饥饿状态下便会蜕下蟾衣,自己吃掉以保存自己的性命,所以蟾蜍蜕皮时,是边吃边脱的,因此真正的野生自然的蟾衣是几乎不可能完整的,现有整张蟾衣多数是在人为手动干预下,利用水才能获取完整的蟾衣,但此采集方法会严重影响蟾蜍的后续恢复,进而影响后续获取蟾衣的数量或者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很难获取完整蟾衣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实验用蟾蜍蜕衣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一种实验用蟾蜍蜕衣装置由培养室、蜕衣室、第一通道、缓冲通道、刮衣钩组和翻板机构组成;所述培养室、蜕衣室、第一通道和缓冲通道均通过支柱设置在基座上;所述翻板机构由施力臂、投掷臂、投掷轴、锁扣和直角折板组成;所述培养室与第一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一通道与蜕衣室相连通,所述蜕衣室与缓冲通道相连通;所述培养室的底部设置有V型折板,所述V型折板的折点通过转轴设置在培养室与第一通道的底部连接处,所述V型折板靠近蜕衣室一侧的侧板底面加工有Y型浅槽,所述Y型浅槽靠近折点侧为宽口,另一侧为浅口,该侧板通过插销固定在培养室与第一通道的顶部连接处,所述V型折板的另一侧板上加工有漏孔;所述第一通道的底面加工有沟槽,所述蜕衣室的底面加工有直线浅槽,直线浅槽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蜕衣液喷射装置;所述刮衣钩组设置在蜕衣室的顶板上,所述蜕衣室顶板的一端通过转轴设置在蜕衣室与缓冲通道的顶部连接处;所述投掷轴设置在基座上,所述施力臂和投掷臂相互垂直活动连接在投掷轴上,所述直角折板通过转轴设置在投掷臂远离投掷轴的一侧,所述缓冲通道的底部设置有限位块,用以限制直角折板的一侧侧板,所述直角折板的另一侧侧板通过锁扣锁紧在翻板机构上。
本发明一种实验用蟾蜍蜕衣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选用健康无病活蟾蜍置于培养室内,调整V型折板角度,通过插销将加工有Y型浅槽的一侧侧板固定在培养室与第一通道顶部连接处,V型折板的另一侧板与培养室底面形成5°夹角;在温度为23~25℃干养3~5天,观察蟾蜍表皮,当蟾蜍开始蜕衣时,打开插销,通过反复旋转V型折板,调整至待蜕衣蟾蜍的背部朝上倒向行进,待蜕衣蟾蜍随V型折板旋转并导入到第一通道的沟槽内,再顺着沟槽进入到蜕衣室内;
二、待蜕衣蟾蜍进入直线浅槽,开启蜕衣液喷射装置,在蟾蜍下滑过程中将蜕衣液喷射到待蜕衣蟾蜍体表,已翘起的蟾衣被刮衣钩挂住,持续喷射蜕衣液使蟾衣继续蜕下直至蟾衣完整蜕下,蜕皮后的蟾蜍滑入缓冲通道,然后继续滑行到直角折板,旋转直角折板使其贴合在投掷臂上并通过锁扣锁紧,然后对施力臂施加力使其以投掷轴为支点旋转,将直角折板运送至培养室上方,打开锁扣,使蜕皮后的蟾蜍返回培养室继续培养;
三、将蜕衣室顶板绕转轴旋转打开,取出被刮衣钩挂住的蟾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采用本发明装置实现无需人为手动干预,在重力的作用下,在蟾蜍处于蜕衣室中,在刮衣钩组帮助下,保证蟾蜍顺利蜕衣,且极大概率获取完整的蟾衣;二、在蟾蜍脱衣过程中在蟾蜍的体表喷射蜕衣液,在蜕衣液促使蟾蜍顺利蜕衣,所以本发明获取完整蟾衣的概率达到75%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实验用蟾蜍蜕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V型折板靠近蜕衣室的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牡丹江医学院,未经牡丹江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20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棘胸蛙卵孵化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娃娃鱼养殖用药浴消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