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讲终端通话质量的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11106.2 | 申请日: | 2019-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1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 发明(设计)人: | 戎玲;游寒旭;杨竹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10L25/60 | 分类号: | G10L25/60;G10L25/30;H04Q5/2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党蕾 |
| 地址: | 20003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讲 终端 通话质量 测试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讲终端通话质量的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测试系统具体包括第一仿真嘴、第二仿真嘴、本地对讲终端、远端对讲终端、第一传声嘴、第二传声嘴、第一音频信号分析仪和第二音频信号分析仪;测试方法通过本地对讲终端和远端对讲终端交替进行音频信号传输,对接收到的音频信号进行评分并取均值得到各对讲终端的通话质量评分。该种测试方法实施起来简单便捷,测试结果直观且准确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讲终端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讲终端通话质量的测试 方法及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在对讲终端系统的测试环节中,通用通话质量是一个相对重要的指标, 可以通过衡量对讲终端在音频传输过程中的语音通话质量作为判断对讲终端 产品质量的标准之一,对对讲终端的产品设计和生产加工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现有的测试标准中,对于对讲终端音频测试中仅着眼于全程响度评定 制、全程灵敏度/频率特性、音频失真、通道信噪比、侧音掩蔽评定值、空闲 信道噪声、振铃声压等音频特性,并未就语音通话质量做出相关的标准制定 和相应的规范测试标准,这无疑是一种缺失,亟待有一种对讲终端通话质量 进行测试的方法及系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对讲终端通话质量的测试 方法及测试系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所示:
一种对讲终端通话质量的测试方法,该种测试方法基于一测试模型系统 实现,测试模型系统具体包括:
第一仿真嘴;
第二仿真嘴;
测试对讲终端系统,包括一本地对讲终端和一远端对讲终端;
本地对讲终端设置于距第一仿真嘴一预设距离处并正对第一仿真嘴;
远端对讲终端设置于距第二仿真嘴预设距离处并正对第二仿真嘴;
远端对讲终端远程连接本地对讲终端;
第一传声嘴,设置于距本地对讲终端预设距离处并正对本地对讲终端;
第一音频信号分析仪,连接第一传声嘴;
第二传声嘴,设置于距远端对讲终端预设距离处并正对远端对讲终端;
第二音频信号分析仪,连接第二传声嘴;
于测试方法开始前,预先设置一第一测试信号组和一第二测试信号组;
第一测试信号组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第一语音句段;
第二测试信号组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第二语音句段;
第一测试信号组包含的第一语音句段的数量与第二测试信号组包含的第 二语音句段的数量相同;
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按次序从第一测试信号组中提取一第一语音句段;
步骤S2,根据第一语音句段,通过第一仿真嘴输出相对应的第一测试音 频;
步骤S3,本地对讲终端将接收到的第一测试音频远程传输给远端对讲终 端,第二传声嘴接收远端对讲终端输出的音频信号并作为第一采样音频传输 给第二音频分析仪;
步骤S4,第二音频分析仪接收第一采样音频并进行存储;
步骤S5,按次序从第二测试信号组中提取一第二语音句段;
步骤S6,根据第二语音句段,通过第二仿真嘴输出相对应的第二测试音 频;
步骤S7,远端对讲终端将接收到的第二测试音频远程传输给本地对讲终 端,第一传声嘴接收本地对讲终端输出的音频信号并作为第二采样音频传输 给第一音频分析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未经公安部第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11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