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讲终端通话质量的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11106.2 | 申请日: | 2019-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1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 发明(设计)人: | 戎玲;游寒旭;杨竹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10L25/60 | 分类号: | G10L25/60;G10L25/30;H04Q5/2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党蕾 |
| 地址: | 20003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讲 终端 通话质量 测试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对讲终端通话质量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方法基于一测试模型系统实现,所述测试模型系统具体包括:
第一仿真嘴;
第二仿真嘴;
测试对讲终端系统,包括一本地对讲终端和一远端对讲终端;
所述本地对讲终端设置于距所述第一仿真嘴一预设距离处并正对所述第一仿真嘴;
所述远端对讲终端设置于距所述第二仿真嘴所述预设距离处并正对所述第二仿真嘴;
所述远端对讲终端远程连接所述本地对讲终端;
第一传声嘴,设置于距所述本地对讲终端所述预设距离处并正对所述本地对讲终端;
第一音频信号分析仪,连接所述第一传声嘴;
第二传声嘴,设置于距所述远端对讲终端所述预设距离处并正对所述远端对讲终端;
第二音频信号分析仪,连接所述第二传声嘴;
于所述测试方法开始前,预先设置一第一测试信号组和一第二测试信号组;
所述第一测试信号组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第一语音句段;
所述第二测试信号组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第二语音句段;
所述第一测试信号组包含的所述第一语音句段的数量与所述第二测试信号组包含的所述第二语音句段的数量相同;
所述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按次序从所述第一测试信号组中提取一第一语音句段;
步骤S2,根据所述第一语音句段,通过所述第一仿真嘴输出相对应的第一测试音频;
步骤S3,所述本地对讲终端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测试音频远程传输给所述远端对讲终端,所述第二传声嘴接收所述远端对讲终端输出的音频信号并作为第一采样音频传输给所述第二音频分析仪;
步骤S4,所述第二音频分析仪接收所述第一采样音频并进行存储;
步骤S5,按次序从所述第二测试信号组中提取一第二语音句段;
步骤S6,根据所述第二语音句段,通过所述第二仿真嘴输出相对应的第二测试音频;
步骤S7,所述远端对讲终端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测试音频远程传输给所述本地对讲终端,所述第一传声嘴接收所述本地对讲终端输出的音频信号并作为第二采样音频传输给所述第一音频分析仪;
步骤S8,所述第一音频分析仪接收所述第二采样音频并进行存储;
步骤S9,判断所述第一测试信号组中的第一语音句段是否均被提取:
若是,则转向步骤S10;
若否,则返回步骤S1;
步骤S10,根据所述第一测试信号组和所述第二测试信号组,对存储的多个所述第一采样音频和多个所述第二采样音频分别进行评分,输出多个第一评分值和多个第二评分值;
步骤S11,计算多个所述第一评分值的均值并将其记为所述远端对讲终端的通话质量评分,同时计算多个所述第二评分值的均值并将其记为所述本地对讲终端的通话质量评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语音句段和每个所述第二语音句段于一嘴参考点处的平均声压均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均声压为-4.7dBPa。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语音句段和所述第二语音句段均采用ITU-T P.501标准的中文真人语音信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仿真嘴、所述第二仿真嘴、所述本地对讲终端、所述远端对讲终端、所述第一传声嘴、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分析仪、所述第二传声嘴和所述第二音频信号分析仪的具体设置位置参照GT/B 31070.1-2014的标准规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未经公安部第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110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