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道气密性检测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08011.5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5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毅;刘华宜;王涛;古小琴;蔡静;邵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M3/28 | 分类号: | G01M3/28;F17D5/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崔友明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气密性 检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管道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由管道的入口处伸进所述管道中并封堵所述管道的检测头、用于提供气体的软管以及用于检测气压的检测器,所述检测头位于被封堵的管道中的出气口与所述软管的出气口连通,所述软管的进气口与所述检测器的检测端对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头包括主体以及充气后可膨胀以封堵所述管道的膨胀圈,所述膨胀圈套设于所述主体上,所述主体内具有第一通道和第三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的进气口均与所述软管的出气口连通,且所述第一通道的出气口设在所述膨胀圈上,所述第三通道的出气口即位于被封堵的管道中的出气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头还包括可于所述管道的内壁上行走的驱动轮以及用于驱使所述驱动轮正转或者反转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动力腔,所述动力腔内垂直布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涡轮,所述涡轮的四周配置有多个蜗杆,每一所述蜗杆的两端均安装在传动轴承上,与每一所述蜗杆同轴布设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与所述驱动轮接触传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头上安装有可观察被封堵的管道中的状况的摄像组件,所述检测头内具有供电源线和信号线穿过的第二通道,所述电源线和所述信号线均与所述摄像组件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器包括显示屏、用于输送高压气体的打压器、用于检测气体压力的压力表以及用于与所述软管连接的接气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包括套管以及可弯曲的蛇骨,所述蛇骨设于所述套管内,所述套管安装在所述检测头上;所述蛇骨包括多个骨结,每一所述骨结的其中一端设有第一连接片,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上均设置有连接孔,相邻的骨结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铰接成组,每一所述骨结内壁上安装有用于布管的引导腔和用于穿线的穿线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道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所述蛇骨的弯曲动作的弯曲控制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道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控制器包括设于所述套管内的壳体、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多个左转轮、供各所述左转轮缠绕的左拉控线、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多个右转轮以及供各所述右转轮缠绕的右拉控线,所述左拉控线依次穿过各所述骨结的左侧穿线环并延伸至所述蛇骨的左控制点处,所述右拉控线依次穿过各所述骨结的右侧穿线环并延伸至所述蛇骨的右控制点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道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蛇骨的延伸方向,各所述左转伦的直径逐渐增大,各所述右转轮的直径也逐渐增大;所述左控制点和所述右控制点均包括四组控制点,所述左控制点的四组控制点分别为第一左控制点、第二左控制点、第三左控制点以及第四左控制点,所述右控制点的四组控制点分别为第一右控制点、第二右控制点、第三右控制点以及第四右控制点,所述左控制点的四组控制点对应所述左控拉线和所述左转轮,所述右控制点的四组控制点对应所述右控拉线和所述右转轮。
10.一种管道气密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检测头从管道的入口处伸进管道;
S2,待所述检测头到达指定的检测点后,封堵该段待检测的管道;
S3,向该段被封堵的管道内充入气体,并采用检测器检测该段被封堵的管道内的气压变化;
S4,观察所述检测器所体现的气压变化的情况,若该段被封堵的管道的气压持续上升且上升后没有回落,则判断该段被封堵的管道没有漏点,接着解除封堵状态,重复所述S2和所述S3步骤;若该段被封堵的管道的气压不变或轻微上升后又回落,则可以判断该段封堵的管道内存在漏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801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