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固体废弃物的聚合物纤维混凝土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06140.0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7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文;李忠;刘勇进;孙晓艳;李洋;李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4B28/26 | 分类号: | C04B28/26;C04B18/04;C04B14/46;C04B18/24;C04B11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鼎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95 | 代理人: | 李涵 |
地址: | 475004***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固体 废弃物 聚合物 纤维 混凝土 透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固体废弃物的聚合物纤维混凝土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建筑材料领域,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疏浚泥30‑50份、镍铁矿渣纤维10‑15份、聚合物改性竹纤维5‑10份、废弃陶瓷20‑30份、陶粒10‑20份、建筑垃圾10‑20份、硅酸盐水泥20‑30份、脱硫石膏5‑10份、硅微粉5‑10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8份、β‑萘磺酸甲醛缩合物2‑3份、磺化三聚氰胺甲醛缩合物1‑2份、水玻璃5‑20份、膨润土2‑5份、水150‑200份,本发明聚合物纤维混凝土密度≤1566kg/m3,透水砖抗压强度≥36.48MPa,劈裂抗拉强度≥6.63MPa,透水系数≥26.8mm/s,具有极佳的力学性能和透水性,可以防止路面积水,另外内部孔隙丰富可以降低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固体废弃物的聚合物纤维混凝土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洪涝成为常见的灾害之一,据统计,2016年因洪涝灾害造成62%以上的城市受灾,直接损失超138亿元。然而中国的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2240m3,约为世界人均的1/4。中国水资源质量不断下降,水环境持续恶化,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年浪费水资源102亿吨,24%的人口饮用受到污染的水,水资源的质量安全问题迫在眉睫。
透水砖是将无机非金属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料、搅拌、压模成型等工艺制作而成的,根据其原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普通透水砖、聚合物纤维混凝土、彩石复合混凝土、生态沙基透水砖等。透水砖的工作原理是增大砖体的透水性能,将雨水渗透到地下,减少地面水分蒸发。
透水砖的孔隙率高达20mm/s,具有较高的微孔透水效果,可使雨水迅速渗入地下,路面雨水载流量可达45%,能应付60mm/h的降雨量。不仅可以缓解甚至解决城市雨天内涝的问题,减轻城市排水和防洪压力,还可以将蓄积在砖体中的水分减少蒸发,保持土壤湿度,平衡地表温度,缓解温室效应。透水砖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补充日趋紧缺的地下水资源。
现有的部分透水砖采用矿渣废料、废陶瓷等工业废料为原料加工制作,对于节约能源资源、保护自然环境、改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很多采用建筑垃圾、矿渣废料制成的透水砖由于对建筑垃圾、矿渣废料没有进行细致处理,所制成的透水砖中被带入大量杂质,虽然对其透水性能影响较小,但是极大影响了其力学性能,无法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中国专利CN 107488014 A提供了一种变质大理岩粉混凝土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一种变质大理岩粉混凝土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变质大理岩粉混凝土翻料后振动加压、成型,变质大理岩粉混凝土透水砖内部设有通孔,在相对湿度为70~90%的环境下养护2~4天,变质大理岩粉混凝土由质量比为1:2~3:0.1~0.5:0.1~0.5:0.5:3~4的水泥、沙、中空聚合物微球、保水剂、水及大理石废粉制作而成。该方法制备工艺简单,适合规模化生产。一种变质大理岩粉混凝土透水砖,由上述制备方法制作而成。一种变质大理岩粉混凝土透水砖,该混凝土透水砖原料易得,成本低廉,具有一定强度,不易开裂。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固体废弃物的聚合物纤维混凝土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基于固体废弃物的聚合物纤维混凝土透水砖,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61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