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飞机智能装配的系统及装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01103.0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5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苗勇;王凯;刘元福;袁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贵州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B23P21/00;B64F5/1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561018***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飞机 智能 装配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飞机智能装配的系统及装配方法,系统包括物流小车车库、材料零件库、工装夹具库、工具刀具库、运维间、检验间、人工补加工间、高柔性装配工位,所述的物流小车车库内有若干物流小车,物流小车车库、材料零件库、工装夹具库、工具刀具库、运维间、检验间、人工补加工间、高柔性装配工位均设置有互相连通的物流小车自动配送通道,自动配送通道地面敷设有电磁轨道,物流小车的自动导引通过电磁轨道来完成,所述的运维间设置有生产运行系统,生产运行系统将工作指令发送给物流小车,实现飞机智能装配的系统及方法不仅为飞机智能装配提供了解决方案,做到为企业提质、降本、增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属于智能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飞机智能装配的系统及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离散型制造企业因其效率低、自适应能力差,所以产能不高,严重制约了制造企业的产品交付。随着现代技术的革新,传统的离散型制造企业在零件制造时都能达到很高的自动化水平,零件质量也较优质,只需结合智能制造的特点、理顺流程、增加信息化程度就能建设起智能工厂。但在零件装配时往往自动化水平不高,人工工作量占据很大比例,因人工操作具备不稳定性,装配完成的部件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人工操作的噪声、粉尘、空气污染较大,工作环境恶劣,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极其严重。要想实现智能装配需要投入大量的设备,但是设备必须具备柔性,可适应多品种、中、小批量的特点。
智能制造因其具有自适应、持续优化、自主决策等优点,加上大数据、云技术、物联网等技术的辅助,成为了制造领域争相发展的趋势,甚至成为了各个经济大国的发展战略。
离散型制造企业多为汽车、飞机、船舶等大型装配制造企业,因为装配涉及的零件较多,所以离散型制造企业如何建设智能工厂成为了一个瓶颈。离散型制造企业中的飞机研制企业更是难以实现智能装配,因飞机制造多是多品种、中、小批量的,而智能工厂需要投入大量的信息化、自动化设备,当前大量的信息化设备、自动化设备都是针对一个型号或一个产品来配置的,对于飞机制造这种多品种、中小批量的生产模式来说收益并不理想。如果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建设智能工厂,却不能达到提质、降本、增效的效果,投入的资源和所做的工作就是徒劳无功的。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应于各离散型制造企业的实现飞机智能装配的系统及装配方法。
技术方案:
一种实现飞机智能装配的系统,包括物流小车车库、材料零件库、工装夹具库、工具刀具库、运维间、检验间、人工补加工间、高柔性装配工位,所述的物流小车车库内有若干物流小车,所述的物流小车车库、材料零件库、工装夹具库、工具刀具库、运维间、检验间、人工补加工间、高柔性装配工位均设置有互相连通的物流小车自动配送通道,自动配送通道地面敷设有电磁轨道,所述的物流小车的自动导引通过电磁轨道来完成,所述的运维间设置有生产运行系统,所述的生产运行系统将工作指令发送给物流小车;
物流小车车库,用于存放物流小车;
材料零件库,用于存放等待装配的合格零件及标准件;
工装夹具库,用于存放装配零件时用来定位零件的工装和夹具;
工具刀具库,用于存放装配零件时用到的工具、刀具;
运维间,用于对设备的监控以及各类信息的处理;
检验间,用于对装配完成的部件进行检验;
人工补加工间,用于对高柔性装配工位无法完成的工作进行补加工,对检验间检验未通过的部件进行返工;
高柔性装配工位,用于对零件进行装配。
所述的物流小车上设置有自动识别装置、自动充电装置。
所述的物流小车上还设置有故障告警装置及避让障碍物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贵州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航贵州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11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CT扫描建像的方法及CT扫描建像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点阵式柔性打磨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