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纤维人造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99614.3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07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孔祥明;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27N3/04 | 分类号: | B27N3/04;B27N3/12;B27N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康志梅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纤维 人造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纤维人造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植物纤维人造板的制备原料包括:秸秆纤维、磷酸盐粘结剂、增塑剂、保水剂、多孔载体,以及任选的木屑纤维。该植物纤维人造板性能优异、环保健康,且无甲醛排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造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纤维人造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对居住及办公环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传统的纯实木板由于其产量低、造价高,已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的要求。为此,人们研发出各种人造板来代替纯实木板。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粘结剂脲醛树脂的使用,人造板会释放大量的甲醛,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而酚醛树脂胶又存在颜色深、胶层脆、成本高的问题,此外,木材的大量消耗造成森林资源短缺,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
我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农作物的种植面积高达十几万万亩。农作物成熟收获后,相当大的一部分秸秆被就地焚烧。然而,农作物秸秆属于天然的植物纤维,可用作很多工业生产的原材料,具有很大的利用价值。同时,秸秆焚烧不仅是对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土壤结构,并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对人与其他生物健康形成威胁。
因此,寻求一种新型的粘结剂及采用一些植物纤维部分或全部替代木材纤维,研发一种甲醛零释放的人造板对缓解生态压力及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创新性的提出采用凝结硬化迅速,早后期强度高,粘结性能好、收缩小、耐高温性能及抗冻融性能好的磷酸盐无机材料为粘结剂,采用富含纤维的农作物秸秆部分或全部替代木材纤维制备人造板,力求实现甲醛零释放植物纤维板的制备及农作物秸秆资源的有效利用。该人造板可用于制备室内复合地板、家具、室内装修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人造板存在释放甲醛、胶层脆,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植物纤维人造板,该植物纤维人造板性能优异、环保健康,且无甲醛排放,不仅缓解了森林资源面临的压力,也避免了秸秆焚烧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植物纤维人造板,其制备原料包括:秸秆纤维、磷酸盐粘结剂、增塑剂、保水剂、多孔载体,以及任选的木屑纤维。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植物纤维人造板的一些实施方式,以植物纤维人造板的总重量为基准,木屑纤维的含量为0-27.5重量%。例如0重量%、5重量%、10重量%、15重量%、20重量%、25重量%、27.5重量%,以及它们之间的任意值。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植物纤维人造板的一些实施方式,以植物纤维人造板的总重量为基准,秸秆纤维的含量为42-54重量%。例如42重量%、45重量%、48重量%、50重量%、52重量%、54重量%,以及它们之间的任意值。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植物纤维人造板的一些实施方式,以植物纤维人造板的总重量为基准,磷酸盐粘结剂的含量为25-35重量%。例如25重量%、28重量%、30重量%、32重量%、35重量%,以及它们之间的任意值。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植物纤维人造板的一些实施方式,以植物纤维人造板的总重量为基准,增塑剂的含量为3-11重量%。例如3重量%、4重量%、5重量%、6重量%、7重量%、8重量%、9重量%、10重量%、11重量%,以及它们之间的任意值。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植物纤维人造板的一些实施方式,以磷酸盐粘结剂的总重量为基准,保水剂的含量为2-10重量%。例如2重量%、3重量%、4重量%、5重量%、6重量%、7重量%、8重量%、9重量%、10重量%,以及它们之间的任意值。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植物纤维人造板的一些实施方式,以磷酸盐粘结剂的总重量为基准,多孔载体的含量为8-18重量%。例如8重量%、9重量%、10重量%、11重量%、12重量%、13重量%、14重量%、15重量%、16重量%、17重量%、18重量%,以及它们之间的任意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96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富马酸酮替芬片及其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重劣质油与煤共转化的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