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耐盐植物四翅滨藜进行赤泥固废修复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294791.2 申请日: 2019-12-16
公开(公告)号: CN110899307B 公开(公告)日: 2021-09-07
发明(设计)人: 石犇;曲洋;张琳;薛冬 申请(专利权)人: 洛阳理工学院
主分类号: B09B3/00 分类号: B09B3/00;B09B5/00
代理公司: 洛阳华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203 代理人: 陈佳丽
地址: 471000 ***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利用 植物 四翅滨藜 进行 赤泥固废 修复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耐盐植物四翅滨藜进行赤泥固废修复的方法,选取脱硫石膏和污泥作为赤泥改良剂一次性均匀撒施在赤泥堆场表面,然后进行旋耕将脱硫石膏和污泥与赤泥混合均匀;采用播种育苗或扦插育苗的方式在与改良剂旋耕后的赤泥堆场表面种植耐盐植物四翅滨藜,播种或移栽后洒水保湿,1‑2年内对幼苗严加管护,保证前期生长,待株高达到0.5米即可起到明显的修复和绿化覆盖作用,一次操作即可完成,后期四翅滨藜具有加速堆场脱碱的作用。本发明采用低成本改良赤泥,效果显著,同时植物本身可做牧草,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赤泥废料环境治理领域,具体是一种利用耐盐植物四翅滨藜进行赤泥固废修复的方法。

背景技术

赤泥是铝土矿经强碱浸出氧化铝后产生的残渣。全世界每年铝工业产生的赤泥超过2亿吨,我国每年产生的赤泥量近6000万吨。目前,世界各国大多数氧化铝厂对赤泥处置的方法是将赤泥堆积管理或沉海填埋。但是将赤泥堆积或填海的处理方法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耗费较多维护费用,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也有着较大的污染。由于农用和生活土地日趋紧张,安全有效地治理赤泥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之一。但到目前为止,虽然涌现了一些具有完全利用赤泥潜力的新技术,但由于可行性和成本的限制,相关产业在赤泥利用方面依然乏力。当前氧化铝产业产生的赤泥污染给地下水安全也造成一定威胁,如何安全合理治理赤泥仍是科研工作者继续努力的目标。

改良赤泥并降低赤泥成分中的金属离子含量的有效方法之一是种植耐盐植物。耐盐植物一般具有高效的离子转运系统,高效的抗氧化防护系统,部分植物还具备能分泌无机盐的盐腺。为了在盐胁迫下生存,一些耐盐植物具有很强的主动排钠的能力,能将盐分隔离在液泡中,或将其泵入盐囊。研究指出滨藜、香茅、黑麦、罗滋草等可以较好地在改良后的赤泥环境下生长,并在生长周期内吸收大量的盐,通过在液泡中积累钠离子来应对高盐环境。耐盐植物可以增强雨水的淋溶作用,降低赤泥环境盐碱度。其中四翅滨藜能在盐碱环境下通过区室化储存离子,有效地维持组织渗透压,它可以从高钾离子浓度的环境中吸收钠离子,在细胞质总钾离子含量有限的情况下,把大量钠离子储存在液泡。另外四翅滨藜能够积累大量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维持细胞器内外渗透压平衡,即使这些物质达到很高的浓度也不影响正常的生理活动,这种动态平衡又可以依据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调整。四翅滨藜可以用作牧草,采收四翅滨藜地上部可以进一步降低赤泥中的盐碱成分。

发明内容

为利用四翅滨藜的生理优势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耐盐植物四翅滨藜进行赤泥固废修复的方法,采用脱硫石膏和污泥作为赤泥改良剂,在改良后的赤泥堆场播种或移栽四翅滨藜进行植被化修复可以在短时间内将赤泥pH降低到9左右,同时增加有机质含量,支持四翅滨藜的正常生长。随着四翅滨藜成林,可收获大量的牧草,产生一定的的经济价值。随着修复时间增加,四翅滨藜还可加速赤泥堆场的脱盐脱碱过程。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利用耐盐植物四翅滨藜进行赤泥固废修复的方法,选取脱硫石膏和污泥作为赤泥改良剂一次性均匀撒施在赤泥堆场表面,然后进行旋耕将脱硫石膏和污泥与赤泥混合均匀;采用播种育苗或扦插育苗的方式在与改良剂旋耕后的赤泥堆场表面种植耐盐植物四翅滨藜,播种或移栽后洒水保湿,1-2年内对幼苗严加管护,保证前期生长,1-2年后的四翅滨藜具有修复改良赤泥堆场的效果。

优选地,脱硫石膏为烟气回收过程产生,用量为600公斤/亩;污泥为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用量为200公斤/亩。

进一步地,播种育苗的具体方法为:采用抗菌剂401对四翅滨藜种子进行消毒,在35℃温水中浸种24h,然后在10℃进行低温处理12h,在四翅滨藜种子露白破口时将种子与40%五氯硝基苯拌合均匀后立即播种,选择4月中下旬开始撒播,开沟深度2-3厘米,每亩赤泥堆场四翅滨藜种子用量350克,播种后覆细土,幼苗出土前保持土壤疏松湿润,遇晴热天气保持人工洒水润湿,1周后待幼苗破土,出苗后1-2年内对幼苗严加管护,保证前期生长。

更进一步地,四翅滨藜种子与五氯硝基苯拌合时五氯硝基苯的用量为四翅滨藜种子重量的0.8-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理工学院,未经洛阳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47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