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耐盐植物四翅滨藜进行赤泥固废修复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94791.2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93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石犇;曲洋;张琳;薛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华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203 | 代理人: | 陈佳丽 |
地址: | 471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植物 四翅滨藜 进行 赤泥固废 修复 方法 | ||
1.一种利用耐盐植物四翅滨藜进行赤泥固废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取脱硫石膏和污泥作为赤泥改良剂一次性均匀撒施在赤泥堆场表面,脱硫石膏用量为600公斤/亩,污泥用量为200公斤/亩;然后进行旋耕将脱硫石膏和污泥与赤泥混合均匀;采用播种育苗或扦插育苗的方式在与改良剂旋耕后的赤泥堆场表面种植耐盐植物四翅滨藜,播种或移栽后洒水保湿,1-2年内对幼苗严加管护,保证前期生长,1-2年后的四翅滨藜具有修复改良赤泥堆场的效果;
所述的扦插育苗的具体方法为:采用河沙做插床基质,铺沙前用20%戊唑多菌灵进行一千倍稀释后对插床基质每天喷洒1次,连喷3-5天,喷洒至插床基质表面湿润,然后将处理后的河沙按照5厘米的厚度铺于赤泥堆场附近的土壤上,每平方米插床基质撒入30-35克的硫磺粉,插床上设置带遮阳设施的拱棚,拱棚内温度控制在35℃以下;选6月份多云或阴天进行操作,将四翅滨藜嫩枝剪成10厘米长的平口,如果需要较多的穗材可将嫩枝剪短,穗材留2片叶,插条基部用10-20mg/kg生长素药液每10天喷施一次,共喷施2-3次以促进生根,插条生根后插入插床,插入深度为3厘米,随后保持插床基质湿润,半月后增加通风,通风后再过一周拆除拱棚,继续培养至株高超过20cm,然后加入少量赤泥进行炼苗15天,选生长状态良好的四翅滨藜幼苗往与改良剂旋耕后的赤泥堆场进行移栽,移栽时按照0.8m×0.8m的正方形边框进行种植覆盖整个堆场区域,1-2年内管护幼苗,必要时进行补种,直至目标区域完成植被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耐盐植物四翅滨藜进行赤泥固废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脱硫石膏为烟气回收过程产生;污泥为污水处理过程产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耐盐植物四翅滨藜进行赤泥固废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播种育苗的具体方法为:采用抗菌剂401对四翅滨藜种子进行消毒,在35℃温水中浸种24h,然后在10℃进行低温处理12h,在四翅滨藜种子露白破口时将种子与40%五氯硝基苯拌合均匀后立即播种,四翅滨藜种子与五氯硝基苯拌合时五氯硝基苯的用量为四翅滨藜种子重量的0.8-1%,选择4月中下旬开始撒播,开沟深度2-3厘米,每亩赤泥堆场四翅滨藜种子用量350克,播种后覆细土,幼苗出土前保持土壤疏松湿润,遇晴热天气保持人工洒水润湿,1周后待幼苗破土,出苗后1-2年内对幼苗严加管护,保证前期生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耐盐植物四翅滨藜进行赤泥固废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扦插育苗时加入少量赤泥进行炼苗的具体操作为:在插床基质上摊洒干燥赤泥或者用赤泥滤液稀释后喷洒在插床基质上,炼苗过程中先摊洒少量干燥赤泥或喷洒少量稀释后的赤泥滤液使插床基质pH值提高到8.5,两周后再摊洒干燥赤泥或喷洒稀释后的赤泥滤液使插床基质pH值提高到9.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耐盐植物四翅滨藜进行赤泥固废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扦插育苗时所述生长素为萘乙酸、吲哚乙酸、吲哚丁酸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理工学院,未经洛阳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479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爆罐
- 下一篇:回收挥发性有机物的设备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