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检测HLA-B*27等位基因的试剂盒、组合物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273423.X | 申请日: | 2019-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3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 发明(设计)人: | 林锦骠;汤纪丰;欧启水;林隽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主分类号: | C12Q1/6883 | 分类号: | C12Q1/6883;C12N15/11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林青中 |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检测 hla 27 等位基因 试剂盒 组合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检测HLA‑B*27等位基因的试剂盒、组合物及方法。所述的试剂盒包含用于检测HLA‑B*27等位基因的探针以及引物对,可以特异性检测HLA‑B*27等位基因,且灵敏度高,重复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检测HLA-B*27等位基因的试剂盒、组合物及方法。
背景技术
HLA-B*27是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的表达产物,位于人类第6号染色体的短臂上。其在人类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参与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识别、抗原提呈、调节免疫应答等多种免疫学功能。根据HLA抗原的结构、功能与组织分布的不同,可分为三类:Ⅰ类分子包括HLA-A、-B、-C系列抗原,广泛分布于各组织有核细胞表面,包括血小板和网织红细胞;Ⅱ类分子为HLA-D/DR、-DP、DQ系列抗原,主要在表达于B细胞和抗原提呈细胞;Ⅲ类分子主要为补体成分。HLA-B*27属Ⅰ类抗原,具有高度多态性,其等位基因间的差异主要由编码蛋白质氨基酸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组成,其亚型分布呈区域和种族差异性,中国汉族主要以B*2704为主。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以脊柱和骶髂关节及周围大关节附着炎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关节炎。AS可致患者出现永久性的关节功能丧失,病变甚至可累及心脏、肺部、眼部等器官,造成患者伤残并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低下。目前,AS的早期诊断还依据1984年纽约修订的诊断标准[1],该标准要求AS诊断需要有肯定的关节炎表现并结合影像学检查进行确诊。但AS起病隐匿,早期可无任何临床表现,当存在明确的临床表现时疾病往往已进展至中期,已经造成了不可逆的关节损伤。因此,基于早期诊断基础之上的干预治疗对减少AS的致残率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早在1973年,人们就已发现HLA-B*27抗原的表达与AS具有高度相关性。据报道,在AS患者有超过90%的HLA-B*27抗原表达为阳性,普通人群中仅占5-10%。结合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可极大地提高诊断AS的阳性预测值,降低误诊率,且HLA-B*27抗原阳性除了与AS有关外,还与其他如Reiter综合症、葡萄膜炎、溃疡性结肠炎等多种疾病发生相关,因此HLA-B*27抗原的检测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检验价值。
现阶段,临床上常用的HLA-B*27检测方法有流式细胞术法(flow cytometry,FCM)、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rnerase Chain Reaction,PCR)发展而来的PCR-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PCR-SSCP)、PCR-直接碱基序列分析基因分型技术(PCR-sequence based genotyping,PCR-SBT)等等,传统的微量淋巴细胞毒实验因分型错误率高在临床上已停止使用。
FCM法采用HLA-B*27单克隆抗体直接结合免疫细胞HLA-B*27抗原,不仅能快速分离出淋巴细胞的亚群,还可计算HLA-B*27抗原阳性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具有操作简便、特异性高、结果重复性好等优点,在临床上使用效果良好。但FCM也存在诸多局限,如对标本质量要求高;流式仪昂贵无法在基层医院普及;与HLA-B*07抗原存在交叉反应等诸多缺点,且FCM是基于HLA-B*27抗原蛋白表达的检测,与基因表达检测的结果并不一定总是一致[2]。多种文献显示基于基因表达检测的PCR法具有更高的敏感度。
PCR法中,PCR-SBT检测最为准确,具有很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但其检测条件要求高且检测周期长,测序的费用也较高;PCR-SSCP方法是一种经典的分析方法,但其需要通过电泳来检测,步骤繁琐、周期长、且存在潜在的污染环节多,临床上已较少使用;而基于SYBRgreen染料的荧光定量PCR法特异性不足且缺乏内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734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