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规模化生产的磷酸铁锂电池化成分容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70291.5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8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任露露;徐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润良新能源汽车(徐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10/44;B07C5/344;G01R31/378;G01R31/3835;G01R31/389;G01R31/39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规模化 生产 磷酸 锂电池 化成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规模化生产的磷酸铁锂电池化成分容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材料,准备套膜完成的电芯材料,准备电芯时检查材料是否完整;S2:充电静置,把准备好的电芯在一定的电流下进行充电32分钟,充电以后静置1分钟;S3:持续静置,把充电后的电芯材料放在静置区持续静置24小时;S4:OCV分选,在进行分选时电压可15~20mV一档,内阻差5mΩ一档。本发明通过改进现有的化成工艺,优化老化后电芯电压筛选方法来判定电芯容量是否合格,最终达到免去现有的分容工序,达到缩短锂电池生产流程,提高锂电池生产效率,降低锂电池生产成本的目的,且化成后的电池模组可直接用于电池包生产,从而实现规模化生产,提升生产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规模化生产的磷酸铁锂电池化成分容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锂电池行业的发展,竞争行业越来越激烈,行业利润越来越低。各公司都在寻求方法,在保证锂电池质量的前提下,缩短电池生产时间,简化电池生产工艺,降低电池生产人力物力成本。目前市场上通用的锂电池容量筛选流程为:单体电芯经过化成后需要做分容,分容是将化成后的电池上检测柜充放电,按放电容量分档区分下柜;然后做老化,根据老化后电池状态出货。
其中分容过程需要人工上下柜,且上检测柜充放电时间较长,因此造成人工成本高、生产周期长,库存电池积压,并且分容设备所需投入资金量大,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检测过程电力消耗巨大,不利于节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规模化生产的磷酸铁锂电池化成分容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规模化生产的磷酸铁锂电池化成分容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材料,准备套膜完成的电芯材料,准备电芯时检查材料是否完整;
S2:充电静置,把准备好的电芯在一定的电流下进行充电32分钟,充电以后静置1分钟;
S3:持续静置,把充电后的电芯材料放在静置区持续静置24小时;
S4:OCV分选,在进行分选时电压可15~20mV一档,内阻差5mΩ一档;
S5:连接成电池模块,取同档位电芯材料置于电池支架内,然后使用镍片先并后串,连接成电池模块;
S6:串联电池模块,根据不同的需要把电池模块进行串联,方便后面的分容工作;
S7:分容工作,以0.3C恒流恒压充电至单体3.65V,截止电压3.65V,截止电流0.05C,静置10分钟,然后以0.5C恒流放电至单体2.60V,静置10分钟,最后以0.5C恒流充电1小时,静置30分钟;
S8:检测电压,化成分容后检测模组单串电压,模组间压差小于等于30mV的为合格,不合格的继续化成,将化成合格的模组在20-30℃的温度下做常温老化,老化时间为48小时-96小时;
S9:内阻监测,将老化后的电芯使用电压内阻测试仪监测模组开路电压,单串电压压差小于等于50mV的为合格。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S2中在对电芯充电时以0.05C恒流充电8分钟,0.1C恒流充8分钟,0.2C恒流充8分钟,0.3C恒流充8分钟,通过不同电流下进行充电来使得电芯逐渐适应更高电流下的充电工作,防止直接对其以高电流充电对其造成损坏,提高了电芯充电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润良新能源汽车(徐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北润良新能源汽车(徐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702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