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轨制动器用整体式抗扭接线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60946.0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3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郑勇;李远;陈勇彪;彭立新;杨朝晖;邹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美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7/06 | 分类号: | H01F7/06;H01F27/29;H01R9/24;H01R9/00;H01R4/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范赤 |
地址: | 414000 湖南省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轨 制动 器用 整体 式抗扭 接线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轨制动器用整体式抗扭接线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为长方体,壳体左右两端均设有第一螺纹孔,壳体一侧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二螺纹孔,壳体另一侧设为开口,壳体内部设有两个不连通的腔体,腔体与第二螺纹孔连通,壳体靠近开口处设有方形沉台,方形沉台上安装有绝缘板,绝缘板设有两个与第二螺纹孔中心轴线相对应的通孔,绝缘板的外侧通孔四周设有条形凹槽,通孔上安装有接线螺柱;实现了接线装置抗扭的目的,节省了安装空间,提高电气连接可靠性,同时增加了磁轨制动器的密封性和防水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车辆制动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磁轨制动器用整体式抗扭接线装置。
背景技术
磁轨制动是轨道交通车辆制动技术领域种的一种技术,它是利用电磁吸力产生制动力的一种新型制动方式。
磁轨制动器是磁轨制动技术中的核心零部件,它属于一种特殊用途的电磁铁,其结构也与普通电磁铁类似,一般由骨架、线圈、外壳组成。传统电磁铁一般会在外壳上焊接一个出线盒,出线盒内设置有接线螺柱,线圈引出线焊接在接线螺柱尾端,供电电缆通过螺母紧固在接线螺杆上。该结构虽然解决了电磁铁的接线问题,但其也有如下缺点。
一是通过螺纹导电,螺纹导电可靠性差,不符合轨道交通相关标准;
二是抗扭性能差,更换电缆拧动螺母易使接线螺柱发生旋转,拉扯焊接在接线螺柱上的引出线,可能导致焊点开裂,线圈开路。
磁轨制动器工作环境恶劣,其运行速度快、振动大、温湿度变化差异性大等。因此,磁轨制动器的电缆在其生命周期中需要定期更换,这对其接线结构的可靠性就提了较高要求。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磁轨制动器用整体式抗扭接线装置,能够具备较强的抗扭能力,导电性好,适应频繁拆装的要求,其结构紧凑,节省了安装空间。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磁轨制动器用整体式抗扭接线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长方体,所述壳体左右两端均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壳体一侧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二螺纹孔,所述壳体另一侧设为开口,所述壳体内部设有两个不连通的腔体,所述腔体与所述第二螺纹孔连通,所述壳体靠近开口处设有方形沉台,所述方形沉台上安装有绝缘板,所述绝缘板设有两个与所述第二螺纹孔中心轴线相对应的通孔,所述绝缘板的外侧通孔四周设有条形凹槽,所述通孔上安装有接线螺柱。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纹孔上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有格兰头,所述格兰头固定安装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末端伸入到所述腔体内,所述电源线末端固定连接有接线端子。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螺纹孔上设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有密封盖。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板为聚四氟乙烯或聚酰亚胺的绝缘材质,所述绝缘板上的两个通孔分别设有第一条形凹槽和第二条形凹槽,所述第一条形凹槽中部朝上设有上凹台,所述第一条形凹槽上安装有第一过渡板,所述第二条形凹槽左侧朝下设有下凹台,所述第二条形凹槽上安装有第二过渡板,所述第一过渡板和所述第二过渡板均通过接线螺柱螺纹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渡板上方设有弯折90度的第一伸出板连接有第一线圈引出线,所述第二过渡板下方设有弯折90度的第二伸出板连接有第二线圈引出线。
进一步地,所述接线螺柱导电的金属材料,所述接线螺柱分为底段、中段和螺纹段三部分,所述底段端面与所述绝缘板端面平行,所述中段穿过所述通孔,所述中段设有圆形的卡槽,所述卡槽上安装有轴用弹性挡圈,所述螺纹段上依次安装有接线端子、平垫圈、弹性垫圈和螺母,所述底段直径大于所述中段直径,所述中段直径大于所述螺纹段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美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科美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09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