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螺距螺旋线转子的切削除雪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59808.0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20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林明星;张岱岩;赵言锋;李朝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H5/12 | 分类号: | E01H5/1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赵敏玲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螺距 螺旋线 转子 切削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提供一种基于大螺距螺旋线转子的切削除雪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固定有截面为弧形的推雪板,所述推雪板与机架之间设有第一轴,所述第一轴一端连接有驱动机构,另一端穿过推雪板上预设的椭圆形通孔配合有第二轴,所述第二轴上配合有切刀,驱动机构依次驱动第一轴、第二轴和切刀,切刀用于通过绕第二轴转动接触并带动积雪沿推雪板弧面穿过通孔,通过配置大螺距螺旋线形的切刀进行回转运动,配合切刀支架实现多频次动作对积雪进行切削,下方采用多级铲雪板作用于分层压实冰雪,使积雪能够顺利的脱离地面沿推雪板进入抛送装置,克服了现有小型民用除雪机械在应对较硬的紧实积雪时切削能力不足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大螺距螺旋线转子的切削除雪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的北方除雪作业,尤其是各二三线中小型城市,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传统工具与人力除雪,自动化机械化程度和总体水平需要提高。在其小型广场、校园内部、人行道等地带或一些难以承受大型除雪机器冲击的路面,冬季积雪清扫工作还主要依赖于人力铲除、抛撒工业盐类化学除雪剂等方式。
发明人发现,目前对于除雪机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与卡车或装载机配合的大型除雪机械领域,主要用于沥青路面的积雪清扫。而目前市面上的小型民用旋切式除雪机械,其使用的螺旋线转子螺距较小,主要针对的是不紧实的浮雪清扫。在面对较硬的紧实积雪时难以提供足够的切割能力,影响除雪效率。目前常用的带抛送功能的小型除雪机,为实现抛送区的进雪在推雪板上的开孔为圆形开孔,对积雪后续进入抛送区会造成一定的阻隔。目前常用的固定在推雪板上的铲雪板为单一铲板结构,路面上的压实冰雪是分层存在的,传统单一铲板会存在诸如积雪残留以及较厚积雪吃力不足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大螺距螺旋线转子的切削除雪装置,通过配置大螺距螺旋线形的切刀进行回转运动,配合切刀支架实现多频次动作对积雪进行切削,下方采用多级铲雪板作用于分层压实冰雪,使积雪能够顺利的脱离地面沿推雪板进入抛送装置,克服了现有小型民用除雪机械在应对较硬的紧实积雪时切削能力不足和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具有多组切刀组合结构提高了积雪输送能力,兼具积雪抛送功能,满足积雪路面的快速清理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大螺距螺旋线转子的切削除雪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固定有截面为弧形的推雪板,所述推雪板与机架之间设有第一轴,所述第一轴一端连接有驱动机构,另一端穿过推雪板上预设的通孔配合有第二轴,所述第二轴上配合有切刀,驱动机构依次驱动第一轴、第二轴和切刀,切刀用于通过绕第二轴转动接触并带动积雪沿推雪板弧面穿过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推雪板与驱动机构之间设有抛送机构,所述抛送机构包括叶轮、抛送罩和导筒,所述叶轮同轴配合在第一轴上,所述抛送罩同轴套设在叶轮外部,所述抛送罩靠近推雪板一端连通通孔,用于接收通孔处的积雪,所述导筒安装在抛送罩的外圆周面上,并连通抛送罩内部,所述导筒用于在叶轮的驱动下将抛送罩内的积雪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轴上配合有多个切刀支架,所述多个切刀支架沿第二轴轴线方向依次间隔布置,每个支架上设有相对第二轴轴线中心对称的多个切刀。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轴包括同轴布置、端部对接的左驱动轴和右驱动轴,所有切刀支架平均布置在左驱动轴和右驱动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切刀呈螺旋线形状,位于同一驱动轴上的切刀旋向一致,左驱动轴和右驱动轴上的切刀旋向相反,用于带动两侧的积雪向中间通孔位置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推雪板为一个弧形板,用于使积雪沿弧形面进入通孔内,所述弧形板的两端分别配合有侧板,共同形成一个带有开口的簸箕形除雪腔,所述第二轴位于除雪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板对应除雪腔开口底端设有水平布置的铲雪板,所述铲雪板用于接触并铲动积雪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98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