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过饱和客流预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59685.0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31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孙立山;张桐;许琰;邵娟;袁广;曹敬浛;宋咏昌;陈颖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6Q50/26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琳 |
地址: | 10002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轨道 交通 车站 站台 过饱和 客流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过饱和客流预控制方法及系统,获取轨道交通车站站厅硬件设施参数、列车信息参数以及客流服务参数;实时提取客流数据,进行站台过饱和状态预判别,如果判定站台客流即将达到过饱和状态,则开启相应的站厅层布设的信号装置对站厅层客流进行控制;根据获取的参数信息,确定站台客流的最小到达率,进而确定放行站台剩余可容纳客流量所需的最大放行时间,设置信号装置禁行信号开启时刻;根据获取的参数信息,以各列车的下车客流流率不超过通道通行能力限制为前提,设置相应的放行信号开启时刻;根据设置的禁行信号开启时刻和放行信号开启时刻,形成配时方案,控制信号装置的工作。能够有效减少客流拥堵。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过饱和客流预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交通出行需求大幅增加。城市轨道交通以运量大、快速、准时、安全、便捷、环保等突出优势,成为各大城市增加交通供给的首选交通方式。与此同时,安全、高效地运营城市轨道交通也成为公共交通发展的重要目标。
由于很多城市在通勤高峰期的出行需求较大,轨道交通站容易出现高度饱和的乘客聚集状态,出行需求远超供给能力,给运营管理工作带来挑战。尤其在车站的站台区域,因为区域面积小,人员流动频繁,且客流在站门前的分布不均匀,如果不能及时对这种不均衡、过饱和的客流进行预先控制,就容易造成大面积的客流拥堵与部分站台门区域的不充分利用,进而影响乘客出行效率,威胁出行安全。因此,如何利用一些有效的控制措施,预先避免轨道交通站台区域的客流过饱和,并均衡站台的候车客流,成为实现各大城市轨道交通站安全高效运营的关键。
在现有研究中,已有一些关于轨道交通客流控制的研究成果。但据发明人了解,这些方案一部分是通过站外调控措施,控制进入车站的客流量,但对于高峰期客流量极大且极难调控的车站,控制收效甚微,车站站厅与站台区域仍十分拥堵。另一部分是通过获取乘客出行的起终点站信息,对乘客提供合理的候车位置,实现候车乘客的均衡分配。但引导信息仅显示在信息面板或其它电子设备上,会有乘客因寻找车厢位置繁琐而放弃寻找,且仅分析客流OD数据,无法对站台的客流分布情况进行实时监控,进而无法实现站台过饱和状态下客流的高效均衡引导。
发明内容
本公开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过饱和客流预控制方法及系统,本公开能够合理控制客流,避免高峰期客流在站台高度集中,避免站台的大面积拥堵与列车载客量的过饱和,减少客流拥堵,促进整个轨道交通网的和谐高效运营。
根据一些实施例,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过饱和客流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轨道交通车站站厅硬件设施参数、列车信息参数以及客流服务参数;
实时提取客流数据,进行站台过饱和状态预判别,如果判定站台客流即将达到过饱和状态,则开启相应的站厅层布设的信号装置对站厅层客流进行控制;
根据获取的参数信息,确定站台客流的最小到达率,进而确定放行站台剩余可容纳客流量所需的最大放行时间,设置信号装置禁行信号开启时刻;
根据获取的参数信息,以各列车的下车客流流率不超过通道通行能力限制为前提,设置相应的放行信号开启时刻;
根据设置的禁行信号开启时刻和放行信号开启时刻,形成配时方案,控制信号装置的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96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