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体发动机液体绝热层包覆质量的检验平台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48614.0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7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何快;李莎莎;赵瑜;左海丽;纪晓婷;娄永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力动力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张欢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发动机 液体 绝热 层包覆 质量 检验 平台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体发动机液体绝热层包覆质量的检验平台,包括模拟壳体、液体绝热层、药柱。制作与目标发动机尺寸相同的模拟壳体,将液体绝热层输送至透明壳体内,将药柱按照实际固体发动机装配关系和装配工艺放入透明壳体内,观察液体绝热层的流动填充状态,评估填充效率和药柱包覆品质。本发明的方法克服了实际固体发动机无法直观评估填充效率和药柱包覆质量的问题,对于改进液体绝热层配方设计、优化装配工艺具有指导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体火箭发动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验平台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固体发动机均采用以合成橡胶和树脂为基体的绝热层,预先硫化成型,然后在燃烧室壳体内部贴片完成绝热层的粘贴。在绝热层表面喷涂衬层,然后将粘流态药浆注入其中,通过高温固化成型。液体绝热层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绝热层的制造工艺。首先将液体绝热层倒入燃烧室壳体内,将药柱放入其中,通过液体的流动实现对药柱表面的均匀包覆。该方法消除了传统绝热层复杂的成型、贴片过程,实现了绝热-衬层一体化。
燃烧室壳体与药柱之间供液体绝热层填充的空间较窄,具有很大的长厚比。液体绝热层为粘度很高的非牛顿流体,依靠液体绝热层的自由流动对药柱进行包覆,容易造成局部包覆缺陷,降低了包覆质量。在实际应用中无法直观展现液体绝热层对药柱的包覆质量,成为液体绝热层应用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虽然无损检测技术可以比较准确地检测绝热层包覆质量,但是不能快速、直观地对药柱包覆质量进行评估,对于包覆工艺的改进指导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固体发动机液体绝热层包覆质量的检验平台,能够快速、直观地评估液体绝热层填充效率和药柱包覆质量,对于改进液体绝热层配方设计、优化包覆工艺具有指导意义。
为了解决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固体发动机液体绝热层包覆质量的检验平台,包括模拟壳体,液体绝热层,药柱;将液体绝热层输送至模拟壳体内,将药柱按照实际固体发动机装配关系和装配工艺放入模拟壳体内,液体绝热层包覆药柱,观察液体绝热层的流动填充状态,检测液体绝热层的填充效率和对药柱的包覆质量。
模拟壳体的材料为有机玻璃。
液体绝热层的材料为粘流态,在50℃时固化。
一种使用所述固体发动机液体绝热层包覆质量的检验平台的检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模拟壳体放置于操作平台上,将液体绝热层倒入密封的底部,液体绝热层的量根据所包覆表面的厚度确定;
B.将药柱从模拟壳体开口一端缓慢放入模拟壳体内;
C.按压药柱端部,从侧面观察液体绝热层的扩展过程;
D.待药柱另一端到达模拟壳体底部后,将模拟壳体、药柱及液体绝热层放置于50℃温箱固化2~3天;
E.完成液体绝热层固化后,从侧面观察液体绝热层对药柱的包覆情况,观测液体绝热层是否完全包覆药柱,是否存在气孔,模拟壳体检查液体绝热层对药柱的包覆质量。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
本发明的检验平台和方法可以快速、直观地评估液体绝热层填充效率和药柱包覆质量,克服了实际固体发动机无法直观评估填充效率和药柱包覆质量的问题,对于改进液体绝热层配方设计、优化装配工艺具有指导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固体发动机液体绝热层包覆质量的检验平台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力动力设备研究所,未经上海新力动力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86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