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配式剪力墙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29263.9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8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曹强;白洁;熊浩;马俊;冯俊;贾红学;杨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56 | 分类号: | E04B2/56;E04B2/60;E04B1/94;E04B1/90;E04B1/92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王红艺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剪力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式剪力墙及其施工方法,其中装配式剪力墙包括:预制板;贴设固定于预制板边沿的鱼尾板;以及围设固定于鱼尾板边沿的固定框。本发明通过采用鱼尾板围合固定于预制板的边沿,利用鱼尾板增加预制板的边沿的强度。此外,还将预制板嵌设于固定框内并将鱼尾板和固定框固定,从而预制板通过鱼尾板固定于固定框。利用固定框将预制板围合起来,避免预制板的边沿发生碰撞,保护了预制板的边沿,也增强整体结构的牢固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先加工成预制板,然后再运至施工现场装配成剪力墙。但是在此过程中预制板的边沿易碰撞受损,影响剪力墙的施工质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指一种装配式剪力墙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抗震墙或结构墙。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重力)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受剪)破坏。又称抗震墙,一般用钢筋混凝土做成。
装配式建筑是指采用预制构件在施工现场以可靠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建筑,具有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装修一体化、管理信息化等特征。
现有施工中,一般先加工成预制板,然后再运至施工现场装配成剪力墙。但是在此过程中预制板的边沿易碰撞受损,影响剪力墙的施工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装配式剪力墙及其施工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预制板的边沿易碰撞受损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剪力墙,包括:
预制板;
贴设固定于所述预制板边沿的鱼尾板;以及
围设固定于所述鱼尾板边沿的固定框。
本发明装配式剪力墙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预制板,包括:
钢板;以及
夹设固定于所述钢板相对两侧的一对泡沫铝板。
本发明装配式剪力墙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钢板和一对所述泡沫铝板的通过多个第一高强螺栓固接。
本发明装配式剪力墙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多个所述第一高强螺栓排列形成方阵。
本发明装配式剪力墙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钢板和所述泡沫铝板为矩形板,所述钢板和所述泡沫铝板相互贴设且对应的边沿相互对齐;
所述鱼尾板包括相互连接的四个鱼尾条板,所述鱼尾条板包括相互平行的内边和外边,连接于所述内边和外边且相互对称的一对斜边,所述斜边和所述外边的夹角为45°,相邻两个所述鱼尾条板的斜边相互贴设,实现四个鱼尾条板拼接成所述鱼尾板,所述鱼尾条板的外边和所述固定框焊接固定。
本发明装配式剪力墙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预制板的边沿间隔设置有第一通孔;
所述鱼尾板间隔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鱼尾板贴设于所述预制板的边沿,通过螺栓穿设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实现固接所述鱼尾板和所述预制板。
本发明装配式剪力墙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框,包括:
竖向相对设置的一对立柱;以及
横向相对设置且固接于一对所述立柱的一对横梁。
本发明还提供装配式剪力墙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预制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92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