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28276.4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5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罗运柏;杨钦;彭长根;葛文托 | 申请(专利权)人: | 岳阳金瀚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12 | 分类号: | B01J20/12;B01J20/30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杨斌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吸附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复合吸附剂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40~66.6份氧化铝、33.3~60份白土和0.1~5份氢氧化镧;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原料,将氧化铝、白土和氢氧化镧加入溶剂中得到混合液;(2)控制所述混合液pH为7.5~8.5,反应完全后过滤,得到的滤渣即为复合吸附剂。上述复合吸附剂可应用于植物绝缘油的除杂和吸附工艺,具有吸附能力强,化学性质稳定的优点,能显著降低植物绝缘油的酸值和介质损耗因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脂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中广泛采用矿物绝缘油,可起到绝缘、散热冷却和熄灭电弧等作用。但由于矿物绝缘油安全性低、降解性差、不可再生等缺陷,新型液体绝缘介质得开发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植物绝缘油是由天然的油料作物经压榨或浸提、精炼等工艺制备而成,其理化、电气绝缘性能良好,能够达到电力用油的要求,燃点高于300℃,防火安全性能突出,自然生物降解率高达97%以上,不会对土壤和水源等造成环境污染;原料来源广阔,兼具可再生的优点,可作为替代矿物绝缘油的新型液体绝缘材料。
在植物绝缘油的生产过程中,通常采用碱炼法、酸白土吸附精制法、活性氧化铝法等方法降低植物油的酸值和介质损耗因数,但上述方法工艺复杂、吸附剂用量大、效果差,很难满足植物绝缘油的在酸值和介质损耗因数方面指标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复合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吸附剂,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40~66.6份氧化铝、33.3~60份白土和0.1~5份氢氧化镧。通过使用氧化铝、白土和氢氧化镧组成复合吸附剂,能够提高复合吸附剂对杂质的吸附效果,同时还可利用不同物质孔隙大小的差异,提升复合吸附剂对复杂成分的吸附能力;另外氧化铝和氢氧化镧表现出的较强酸值吸附性能,能够使该复合吸附剂对被吸附体系的酸值的降低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从而提升复合吸附剂在植物油吸附除杂中的应用效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氧化铝为碱性氧化铝。碱性氧化铝的碱性比氧化铝更强,能够显著增强本技术方案的复合吸附剂对于酸值的降低效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碱性氧化铝的悬浮液的pH为10。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氧化铝的粒径为100~200目。对氧化铝粒径的限定是影响复合吸附剂吸附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氧化铝的粒径过小则会造成复合吸附剂整体粒径偏小,将导致复合吸附剂不易与被吸附物比如绝缘油分离,而粒径太大则会降低复合吸附剂的吸附效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白土为经活化处理的膨润土。对白土进行对白土进行活化处理能够提高白土的比表面积大小、脱除白土中的非硅化合物、提高层间阳离子交换能力,从而提高复合吸附剂的吸附能力。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活化处理具体操作为:将所述膨润土浸渍在质量分数为8%-15%稀硫酸中,然后漂洗至漂洗液的pH为3.8~4.0,即得白土。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复合吸附剂的粒径为400~600nm。复合吸附剂粒径太小则不易与被吸附物比如绝缘油分离,而粒径太大则会降低复合吸附剂的吸附效果,选择合适的复合吸附剂粒径能够平衡复合吸附剂的吸附效果和分离难易程度。
基于同一技术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原料,将氧化铝、白土和氢氧化镧加入溶剂中得到混合液;
(2)控制所述混合液pH为7.5~8.5,反应完全后过滤,得到的滤渣即为复合吸附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岳阳金瀚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岳阳金瀚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82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