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酰亚胺、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20635.1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9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尹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73/10 | 分类号: | C08G73/10;G02F1/1337;C08J5/18;C08L79/08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李新干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酰亚胺 薄膜 制备 方法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酰亚胺、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聚酰亚胺的制备原料包括具有大位阻基团的第一单体和具有氟基团的第二单体,通过大位阻基团和氟基团使得分子扭曲程度大大提高,减弱分子间堆砌作用,抑制共轭,从而减弱分子内和分子间的CTC作用,从而提高聚酰亚胺的透光性能。其中所述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制备形成的薄膜可以用作显示装置的柔性基板,由于所述聚酰亚胺薄膜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因此可以使显示装置满足屏下摄像技术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酰亚胺、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光电子技术的发展,太阳能电池、液晶显示器(LCD)、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LED)、电子书、电子标签、光电传感器等光电器件材料不断朝向轻质化、大型化、超薄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硬质基板材料如玻璃等因硬脆而存在加工、运输的先天缺陷,因而无法满足未来光电子材料的发展需求。
目前,商业化的高透明聚合物材料的主要品种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乙烯、聚碳酸酯及聚醚砜等。虽然它们具有非常优异的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的光透明性,但此类聚合物材料的耐热差,限制了其在高温环境下的使用。
聚酰亚胺材料除具有拥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外,还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电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由于其机械性能优异,尺寸稳定性强,耐温范围广,耐化学腐蚀和电绝缘性能优异、柔韧、质轻、可挠曲、耐冲击及易于大面积生产、便于运输等优点,因此聚酰亚胺材料在光电产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对于显示行业,聚酰亚胺的地位尤为重要,LCD和OLED都广泛应用聚酰亚胺作为其基底材料。随着手机行业的高速发展,对显示面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屏下摄像头技术就要求显示面板具有高透光性。传统的聚酰亚胺薄膜由于分子内和分子间的电荷转移络合物(CTC)的作用,其颜色深,透明度低,带来显示面板整体透光性的下降。
为了得到高透光性的聚酰亚胺薄膜,在聚酰亚胺结构中引入柔性链段、强极性基团来减弱CTC作用都是比较有效的方法。然而,引入柔性链段和强极性基团往往带来机械性能和耐热性能的下降。因此需要寻求一种新型的聚酰亚胺在保证聚酰亚胺其它性能不变的情况下,得到高透光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聚酰亚胺、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其能够减弱分子内和分子间的CTC作用,得到一种高透光和高性能的聚酰亚胺薄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聚酰亚胺,其原料包括:第一单体,其具有大位阻基团;以及第二单体,其具有氟基团。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第一单体为二胺单体,所述二胺单体包括9,9-双(4-氨基苯基)芴,其化学结构式如下:所述第二单体为二酐单体,所述二酐单体包括4,4'-(六氟异丙烯)二酞酸酐,其化学结构式如下:
进一步的,所述聚酰亚胺的化学结构式如下所示:
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向三口烧瓶中加入极性溶剂和具有大位阻基团的第一单体,搅拌均匀;向所述三口烧瓶中加入具有氟基团的第二单体,形成混合溶液;在氮气保护下,搅拌所述混合溶液,反应24-48小时,得到聚酰亚胺前驱体溶液,即聚酰胺酸;提供一基板,在所述基板上涂覆所述聚酰胺酸,在真空条件或惰性气体下,对所述聚酰胺酸热亚胺化,热亚胺化的条件为80℃-300℃,阶段升温9-10小时,即得到聚酰亚胺薄膜。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第一单体为二胺单体,所述二胺单体包括9,9-双(4-氨基苯基)芴,其化学结构式如下:所述第二单体为二酐单体,所述二酐单体包括4,4'-(六氟异丙烯)二酞酸酐,其化学结构式如下: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聚酰亚胺薄膜的透光率大于等于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06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