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式风洞尾旋试验模型活动舵面偏转控制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14251.9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8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吴海瀛;颜来;王梓旭;李涵;江鲲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
主分类号: | G05D3/10 | 分类号: | G05D3/1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孙杰;蒋仕平 |
地址: | 621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风洞 试验 模型 活动 偏转 控制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式风洞尾旋试验模型活动舵面偏转控制机构,包括控制机构;摆动传递组件,所述摆动传递组件包括与控制机构连接的转盘、能够摆动的转轴盘、连接转盘与转轴盘的第一拉杆;活动舵面转轴组件,所述活动舵面转轴组件包括转动连接活动舵面与相邻部件的转动连接件、与活动舵面连接的活动舵面连接件、与活动舵面连接件连接的传动杆、连接转轴盘并活动连接传动杆的第二拉杆;通过控制机构控制转盘摆动,转盘的摆动通过第一拉杆带动转轴盘摆动,转轴盘的摆动通过第二拉杆和传动杆带动活动舵面连接件运动,控制活动舵面偏转。采用本发明的一种立式风洞尾旋试验模型活动舵面偏转控制机构,可以避免与其他活动舵面产生结构干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式风洞尾旋试验模型活动舵面偏转控制机构,属于立式风洞试验模型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用于立式风洞尾旋试验的模型,某些活动舵面需要与其他活动舵面分离开来控制其偏转,如机翼后端通常需要模拟副翼及襟翼两种活动舵面的偏转,而两种活动舵面的转轴若与舵机进行直连,则通常会产生结构干涉,为避免上述干涉问题的发生,需要将处在机翼外侧的副翼的偏转机构绕开襟翼,并布局在机翼-机身内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立式风洞尾旋试验模型活动舵面偏转控制机构,本发明可以避免与其他活动舵面产生结构干涉。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立式风洞尾旋试验模型活动舵面偏转控制机构,包括控制机构;
摆动传递组件,所述摆动传递组件包括与控制机构连接的转盘、能够摆动的转轴盘、连接转盘与转轴盘的第一拉杆;
活动舵面转轴组件,所述活动舵面转轴组件包括转动连接活动舵面与相邻部件的转动连接件、与活动舵面连接的活动舵面连接件、与活动舵面连接件连接的传动杆、连接转轴盘并活动连接传动杆的第二拉杆;
通过控制机构控制转盘摆动,转盘的摆动通过第一拉杆带动转轴盘摆动,转轴盘的摆动通过第二拉杆和传动杆带动活动舵面连接件运动,从而控制活动舵面偏转。
在本发明中,控制机构控制转盘摆动,转盘的摆动使第一拉杆运动从而拉动转轴盘摆动;转轴盘的摆动拉动第二拉杆做前后运动,通过与第二拉杆活动连接的传动杆,拉动与活动舵面连接件固连的活动舵面以转动连接件转动轴为轴心进行偏转。从而单独控制活动舵面偏转,避免与其他活动舵面产生结构干涉。
需要说明的是,完成摆动的传递需要满足:第一拉杆不能连接转盘和转轴盘的摆动中心,同时第一拉杆不能完全位于转盘和转轴盘摆动中心的连接线内;而且第二拉杆不能连接转轴盘的摆动中心。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机构为舵机。
在上述方案中,舵机是一种位置(角度)伺服的驱动器,适用于那些需要角度不断变化并可以保持的控制系统。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机构为航模遥控舵机。
作为优选,所述转盘和转轴盘通过两根相互平行且长度相同的第一拉杆连接,两根第一拉杆在转盘和转轴盘上的摆动半径均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拉杆在转盘和转轴盘上的摆动半径是指转盘或转轴盘的摆动中心到与第一连接杆连接点的距离。
作为优选,所述转盘的摆动中心位于第一拉杆与转盘两连接点的连接直线上,转轴盘的摆动中心位于第一拉杆与转轴盘两连接点的连接直线上。
在上述方案中,两根第一拉杆、转盘与转轴盘形成平行四边形的运动简图,平行四边形的摆动传递结构可以有效降低模型加工过程中因装配间隙带来的活动舵面偏转角度空程量,有助于提高活动舵面偏转角度控制精度。
作为优选,还包括由上转盘座和下转盘座组成的转盘座,转轴盘套在转盘座的转轴。转盘座用于与其他部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未经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42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