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精度变速箱轴打磨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08719.3 | 申请日: | 2019-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48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卢宓;肖昌玉;何海兵;夏义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瑞生机械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00 | 分类号: | B24B1/00;B24B55/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廖龙春 |
地址: | 4000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精度 变速箱 打磨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变速箱轴打磨领域,尤其涉及高精度变速箱轴打磨工艺,包括粗磨、精磨和超精磨三个步骤,粗磨、精磨和超精磨均在无心磨床上进行,粗磨中砂轮的粒度为65‑75粒,砂轮的硬度为7K,精磨中砂轮的粒度为590‑610粒,砂轮的硬度为5K,超精磨中砂轮的粒度为1190‑1210粒,砂轮的硬度为5K;粗磨、精磨和超精磨三个步骤中砂轮的转速均为1300转/分,导轮的转速均相等。本方案使得打磨的精度进一步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速箱轴打磨领域,尤其涉及高精度变速箱轴打磨工艺。
背景技术
变速箱轴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变速箱轴进行打磨,从而使得变速箱轴的表面比较光滑,现目前变速箱轴的打磨通常是在无心磨床上实现。无心磨床,是不需要采用工件的轴心定位而进行磨削的一类磨床,主要由砂轮、导轮和支架构成,其中砂轮为起到磨削的作用,导轮用于控制工件的旋转和移动,支架用于对工件进行支撑,如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106625052A公布的发明专利一种无心磨床。
现有技术中,使用无心磨床对变速箱轴进行打磨时,能够实现连续加工、无需退刀,打磨效率高,打磨的精度也比较高,但是现目前的精度最多只能达到0.1mm,而进一步提高打磨的精度属于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高精度变速箱轴打磨工艺,以进一步提高打磨的精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高精度变速箱轴打磨工艺,包括粗磨、精磨和超精磨三个步骤,粗磨、精磨和超精磨均在无心磨床上进行,粗磨中砂轮的粒度为65-75目,砂轮的硬度等级为K,砂轮的莫氏硬度为7,精磨中砂轮的粒度为590-610目,砂轮的硬度等级为K,砂轮的莫氏硬度为5,超精磨中砂轮的粒度为1190-1210目,砂轮的硬度等级为K,砂轮的莫氏硬度为5;粗磨、精磨和超精磨三个步骤中砂轮的转速均为1300转/分,导轮的转速均相等。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本方案通过将打磨分为粗磨、精磨和超精磨三个步骤,实现了工件的逐步打磨,使得工件的打磨精度能够逐步提高,其中粗磨过程中粒度为65-75目,砂轮的硬度等级为K,莫氏硬度为7,转速为1300转/分,实现了对工件的切削,能够使得工件达到规定的圆度和直线度;精磨过程中粒度为590-610目,砂轮的硬度等级为K,莫氏硬度为5,转速为1300转/分,能够使得工件的打磨精度达到0.1mm;最后再通过超精磨打磨过程,通过控制砂轮的粒度为1190-1210目,砂轮的硬度等级为K,莫氏硬度为5,转速为1300转/分,使得工件打磨的精度能够达到0.05mm,工件的打磨精度进一步提高。并且,通过本方案,最后能够使得Rmr达到90%(Rmr是轮廓支承长度率,与工件的实际轮廓度形状有关,直接反应接触率参数,是反映工件表面耐磨性的指标),Rt达到1.6(Rt表示轮廓峰谷总高度,在评定长度内轮廓峰顶线和轮廓谷底线之间的距离),因此相比现有打磨出来的工件,工件的综合性能显著提高。
进一步,打磨过程中,向工件进行喷水。通过向工件喷水,能够实现对工件水冷,避免砂轮高速转动对工件打磨而使工件温度升高,利于保证打磨的质量。并且喷出的水可使得碎屑粘附在一起,可避免碎屑四处飞溅,利于对碎屑进行处理。
进一步,无心磨床为1080B无心磨床。1080B无心磨床工作效率高,比较自动化,操作简单方便。
进一步,在打磨之前,将水箱放置于无心磨床的下方,水箱上连接有用于向工件喷水提供动力的水泵,水箱的上方设有过滤单元。水和水箱掉落到过滤单元上后,过滤单元用于对水和碎屑进行过滤,这样碎屑留在过滤单元上,水通过过滤单元流入到水箱中,水箱中的水再通过水泵而向工件喷水,由此实现了水的循环流动,比较节水。
进一步,将工件放入到导轮和砂轮之间时,使用推杆将工件推入到砂轮和导轮之间。由此,通过推杆将工件推入到砂轮和导轮之间,可避免手部触碰到砂轮,提高了安全性。
进一步,超精磨之后,使用布料将工件的表面擦净。由此,通过布料将工件表面擦净,可使得工件的表面更加光滑,使得工件的表面更加的光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瑞生机械厂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瑞生机械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87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魔芋包装食品袋的印刷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盛装药液的安培瓶开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