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清洗式柴油发动机散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01385.7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2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姚国富;陶再田;何叶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椒赛德利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11/00 | 分类号: | F01P11/00;F01P1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5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清洗 柴油发动机 散热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清洗式柴油发动机散热器,涉及发动机散热器领域,包括散热器本体、进水室、出水室和防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室和出水室分别设置在散热器本体的两端,其中进水室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水口和放水阀。本发明中,通过设置清洗剂储箱,能够在水循环的过程中释放清洗剂与冷却液混合对散热管进水水垢和铁锈的清洗,减少散热器更换的频率,通过这样的设置对散热器从内部进行清洗,同时散热器上还设置有吸气泵,能够通过吸尘管将防尘板和散热器冷却管上的灰尘杂质吸收到储物仓内,通过这样的设置对散热器从外部进行清洗,从而使得散热器清洗更加彻底,降低更换成本,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散热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清洗式柴油发动机散热器。
背景技术
汽车散热器由进水室、出水室及散热器芯等三部分构成。冷却液在散热器芯内流动,空气在散热器外通过。热的冷却液由于向空气散热而变冷,冷空气则因为吸收冷却液散出的热量而升温。按照散热器中冷却液流动的方向可将散热器分为纵流式和横流式两种。按照散热器芯的结构形式可将散热器分为管片式散热芯、管带式散热芯以及板式散热器芯。
但是由于传统的散热器由于冷却液质量问题,内部会积存水垢和铁锈,时间长了易堵塞散热管,影响散热效果,需频繁更换散热器,同时散热器长期使用,其外部也会积攒灰尘和杂质等,目前外部的防尘一般采用防尘网,但是这样的防尘效果并不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自动清洗式柴油发动机散热器来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清洗式柴油发动机散热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动清洗式柴油发动机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进水室、出水室和防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室和出水室分别设置在散热器本体的两端,其中进水室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水口和放水阀,出水室的顶部设置有散热器盖,底部开设有出水口,防尘板设置在散热器本体的前端,其中散热器本体的内部还设置有多个等间距的冷却管,冷却管设置在进水室和出水室之间;
所述散热器本体的外侧固定有清洗剂储箱,清洗剂储箱的底部通过连接管与压力泵连接,压力泵固定在散热器本体上,压力泵通过连通管连接到进水室内;
所述进水室的外侧固定有吸气泵,其中吸气泵的一端通过连接管与储物仓连接,吸气泵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与除尘机构连接。
优选的,所述散热器本体的上下两端分别对称式设置有两个定位板,所述防尘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对称式设置有两个连接板,其中连接板与定位板通过定位销轴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除尘机构包含有限位板和吸尘管,其中限位板上等间距的设置有多个限位套,限位套的内部分别对称式螺纹连接有两个螺旋定位杆,所述吸尘管也设置有多个,并固定在限位板的内部,通过螺旋定位杆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限位套的结构采用圆环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吸尘管位于防尘板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吸气泵上设置有控制器a,控制器a与吸气泵通过无线信号连接,控制器a还与汽车主控台无线信号连接,所述压力泵上设置有控制器b,控制器b与压力泵通过无线信号连接,控制器b还与汽车主控台无线信号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自动清洗式柴油发动机散热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清洗式柴油发动机散热器,通过设置清洗剂储箱,能够在水循环的过程中释放清洗剂与冷却液混合对散热管进水水垢和铁锈的清洗,减少散热器更换的频率,通过这样的设置对散热器从内部进行清洗,同时散热器上还设置有吸气泵,能够通过吸尘管将防尘板和散热器冷却管上的灰尘杂质吸收到储物仓内,通过这样的设置对散热器从外部进行清洗,从而使得散热器清洗更加彻底,降低更换成本,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椒赛德利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全椒赛德利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13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