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V形电调移动通信天线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97079.0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8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李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玮 |
主分类号: | H01Q1/24 | 分类号: | H01Q1/24;H01Q1/12;H01Q1/42;H01Q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形电调 移动 通信 天线 | ||
本发明是一种V形电调移动通信天线,属于通信设备技术领域,该V形移动通信天线包括一组对顶铰接的天线体组件,天线体之间通信由合路器链接,并将两个单元天线复合成一块整体的V形电调移动通信天线。天线体下倾、上仰角度及其收发接收天线阵子数量在出厂时根据通信运营商个性化要求进行定制生产,天线体由设在基站综合网管中心分别对上、下背板上的多系统IRCU分别发送调整上、下倾角信号,数控步进马达在收到网管信号后通过信号线缆向驱动马达发送步进信号,驱动马达转动拉动传动杆改变马达行走行程,驱动两块天线体绕定位板顶端的销轴为中心点转动完成预调角度的远程控制,达到同一个扇区的移动通信信号对高、低空间两个的维度的信号覆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可向城市高层底部、上层空间两个方向发射和接 收通信信号的通信天线设计,具体的说是一组集成有完全功能器件的反射面板 呈一定角度的V形对顶铰接设计,将反射面板上的两个单元天线合并成一个整 体的V形天线,并通过远程控制中心发送步进脉冲信号实现一组天线在不同方 向动作的电调移动通信天线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1.多系统嵌入式电调(IRCU)技术、电调工作原理及实现方式
基站天线发展历经了非电调天线、非标准电调天线、AISG(Antenna InterfaceStandards Group,天线接口标准组织)标准电调天线几个阶段。其 中,AISG标准电调天线的电调单元历经了外置式、内置式、多系统嵌入式3个 阶段。随着技术的进步与集成度的提高,天线厂家相继推出了多频段电调天线 (Muti-band Remote Electronic TiltingAntenna,MRET),在天线内部由一 个嵌入式控制单元同时控制多个频段天线阵子的移相器,并完成对各移相器的 下倾角检测、控制、参数记录等功能。通过调节天线下倾角,可以有效地增强 并优化网络覆盖。而多系统IRCU(Internal Remote Control Unit,嵌入式电调单元)与天线也是一体化设计,使用工序简单且可拆卸,同时具有便捷性和 可维护性,工程安装便捷,施工人员只需要使用一条AISG电缆将多系统嵌入式 电调天线与基站连接。嵌入式电调天线系统面向客户需求,解决了维护难、操 作繁琐两大难题,成为行业的发展趋势。
其工作原理是:IRCU(嵌入式电调单元)安装在天线内部,由控制电路、 驱动马达和传动机构构成,驱动马达一般采用数控的步进马达;驱动机构主要 包括一个齿轮,该齿轮可以与传动杆咬合,齿轮在马达驱动下转动拉动传动杆, 以改变天线的下倾角或上仰角,同时把操作过程和结果显示在网管平台上。电 调天线的优点是允许系统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对垂直方向性图下倾角进行调整, 实时监测调整的效果,调整倾角的步进精度也较高(0.1°)。
AISG2.0协议是由世界主流的移动通信系统厂商和微波天线相关厂家联合 制定的天线智能化设备与基站之间的通信规范,其中电调倾角天线(RET)是第一 批纳入AISG2.0协议的天线设备。遵循AISG协议的RET的主要功能包括:下倾 角远程调节、移相器状态实时监控、天线参数存储以及远程固件更新等。AISG2.0 协议共包括3层,对应到OSI模型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物理 层:电气上可采用RS485标准或者共用射频馈线的Modem方式,都为半双工通 信;数据链路层:AISG2.0协议的第二层是HDLC协议的一个子集;应用层:应 用层根据不同的设备有不同的功能,目前该协议支持的设备包括电调倾角天线 (RET)和塔顶放大器(TMA),因而应用层的功能函数都与这些设备的具体功 能密切相关。MRET的软件主要包括3大功能模块,分别是AISG协议栈、电机驱 动和固件更新模块。AISG协议栈包括了底层数据接收、AISG命令与参数的解析 以及AISG回应命令的封装等功能。电机驱动部分主要根据AISG命令完成对各 移相器倾角调节电机的控制,并实时监测是否发生堵转故障。固件更新模块实 现了固件的下载、存储,并在引导程序中完成了新固件的写入,实现固件更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玮,未经李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70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