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轴脉冲电场激励的污水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94652.2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3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蒋东云;颜家兴;樊德强;刘小川;郑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48 | 分类号: | C02F1/48;C02F3/00;C02F3/02;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孙浩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轴 脉冲 电场 激励 污水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轴脉冲电场激励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管状或围成管状的外电极、管状或围成管状的内电极和脉冲直流源,所述内电极设置在所述外电极内腔,所述内电极与所述外电极之间形成用于通过有机污水的污水管道,所述脉冲直流源的两个电极分别接入所述外电极和所述内电极,在所述污水管道内形成同轴电场。本发明采用同轴低压脉冲电场激励对难降解有机废水进行预处理,在结构上能够使污水管道内的电场均匀分布,且有机污水在污水管道内的水压和流速也较为稳定,相对传统的平行电极板形式的结构,能够更好地进行电离水解,提高有机污水的处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的生化处理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同轴脉冲电场激励的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污水处理技术中的二级处理采用微生物生化处理技术,如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处理法,在好氧、缺氧和厌氧环境下去除大部分呈溶解和胶体状态的有机物,但是传统的二级生化处理技术在常温常压下,厌氧、缺氧和好氧的联合处理过程几乎不能降解如抗生素、杀虫剂和表面活性剂等难降解有机污染物。
为了提高对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处理能力,在二级处理前采用电催化氧化技术将有机污染物电离,提高COD去除率,目前基本采用平行电极板的方式构建电催化氧化区域,即在平行电极板上设置正负电极,但是平行电极板的电场强度和污水流速都不均匀,因此H+离子浓度相比理论值偏低,电离效果不够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同轴脉冲电场激励的污水处理装置,采用同轴脉冲电场提高电离效率,提高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率。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同轴脉冲电场激励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
管状或围成管状的外电极;
管状或围成管状的内电极,所述内电极设置在所述外电极内腔,所述内电极与所述外电极之间形成用于通过有机污水的污水管道;
脉冲直流源,所述脉冲直流源的两个电极分别接入所述外电极和所述内电极,在所述污水管道内形成同轴电场。
上述同轴脉冲电场激励的污水处理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同轴电场能够使污水管道内的电场分布更加均匀,电离效果更好,脉冲下H+离子浓度更高,同时由于污水管道为圆形管道,有机污水流动时的水压和流速都更为均匀,使有机污水的加速水解,提高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率,从而降低好氧区的曝气量要求。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同轴脉冲电场激励的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装置外壁和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包裹在所述外电极的外侧,所述装置外壁包裹在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外侧。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同轴脉冲电场激励的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支撑轴和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包裹在所述支撑轴的外侧,所述内电极包裹在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外侧。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同轴脉冲电场激励的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用于提高氧化效果的微电场微孔曝气模块,所述微电场微孔曝气模块设置在二级处理的好氧区。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同轴脉冲电场激励的污水处理装置,所述微电场微孔曝气模块包括两块互相平行的电极板和设置在两块所述电极板之间的曝气板材,所述电极板和所述曝气板材的平面均平行于有机污水的流动方向。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同轴脉冲电场激励的污水处理装置,所述曝气板材为微孔陶瓷结构,所述曝气板材连接到曝气风机的曝气口。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同轴脉冲电场激励的污水处理装置,所述微电场微孔曝气模块还包括电场直流源,所述电场直流源的两个电极分别连接到两块所述电极板上。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同轴脉冲电场激励的污水处理装置,相邻两个所述外电极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带,相邻两个所述内电极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带,所述第一绝缘带和第二绝缘带沿所述污水管道的径向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46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