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及其远光灯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92263.6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1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班平宝;石刚;吴厚计;王宪强;杨守超;赵国泰;曲恒伟;国鹏伟;罗群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04 | 分类号: | B60Q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励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7 | 代理人: | 张大威 |
地址: | 102606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及其 远光灯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出一种车辆及其远光灯的控制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当前车辆前方的目标车辆的第一位置信息和运动信息;根据第一位置信息和运动信息预测延迟设定时间后目标车辆的第二位置信息;根据第二位置信息和目标车辆的宽度计算目标车辆的第一左边界方位角和第一右边界方位角;根据第一左边界方位角和第一右边界方位角对当前车辆的远光灯模组进行防眩目控制。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能够实现防眩目功能,同时提高了远光区域控制精度和远光防眩目的动态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远光灯的控制方法、一种车辆远光灯的控制装置和一种具有该控制装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驾驶员在夜间行车时,通常会开启远光灯,而开启远光灯会对相向而行的车辆驾驶员造成眩目,导致瞬时失明,使得两车会车过程中极易产生危险。并且,开启远光灯对前方同向行驶的车辆驾驶员也会造成影响,例如,使前方车辆驾驶员造车不适,引起注意力分散,导致危险的发生。
相关技术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配置矩阵式智能大灯系统,但是该系统存在控制精度较低、灭灯区域过大或者动态响应不足的问题,使得行车过程中仍然容易产生远光灯导致的交通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远光灯的控制方法,能够实现防眩目功能,同时提高了远光区域控制精度和远光防眩目的动态性能。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远光灯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远光灯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当前车辆前方的目标车辆的第一位置信息和运动信息;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运动信息预测延迟设定时间后所述目标车辆的第二位置信息;根据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和所述目标车辆的宽度计算所述目标车辆的第一左边界方位角和第一右边界方位角;根据所述第一左边界方位角和所述第一右边界方位角对所述当前车辆的远光灯模组进行防眩目控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远光灯的控制方法,获取当前车辆前方的目标车辆的第一位置信息和运动信息;根据第一位置信息和运动信息预测延迟设定时间后目标车辆的第二位置信息;根据第二位置信息和目标车辆的宽度计算目标车辆的第一左边界方位角和第一右边界方位角;根据第一左边界方位角和第一右边界方位角对当前车辆的远光灯模组进行防眩目控制。由此,该方法能够实现防眩目功能,同时提高了远光区域控制精度和远光防眩目的动态性能。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出的车辆远光灯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包括:所述目标车辆相对所述当前车辆的第一方位角和第一相对距离,所述运动信息为所述目标车辆相对所述当前车辆的方位角速度,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包括:所述目标车辆相对所述当前车辆的第二方位角和第二相对距离,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运动信息预测延迟设定时间后所述目标车辆的第二位置信息,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方位角、所述方位角速度和所述设定时间预测所述第二方位角;根据所述第一相对距离和所述设定时间预测所述第二相对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和所述目标车辆的宽度计算所述目标车辆的第一左边界方位角和第一右边界方位角,包括:根据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和所述目标车辆的宽度计算所述目标车辆相对所述当前车辆的纵向距离、左边界横向距离和右边界横向距离;根据所述左边界横向距离和所述纵向距离计算所述第一左边界方位角;根据所述右边界横向距离和所述纵向距离计算所述第一右边界方位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22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