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氮化物强化高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89540.8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31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威;李伟;杨柯;单以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2C30/00 | 分类号: | C22C30/00;C22C1/02;C22F1/10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张晨 |
地址: | 11001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氮化物 强化 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氮化物强化高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材料技术领域。以原子百分比计,该氮化物强化高熵合金的化学成分为:V/Nb:0.03~1.2%,N:0.40~1.2%;余量为等原子比Co、Cr、Fe、Ni。该氮化物强化高熵合金的制备方法为:配料→熔炼→浇注成型→均匀化退火→锻造→热处理。本发明通过控制材料中的V/Nb与N的含量,利用锻造及时效工艺控制第二相氮化物的含量,以固溶强化和第二相强化机制获得材料强度和韧性的最佳搭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氮化物强化高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高熵合金成为材料科学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它突破了以一种金属或两种金属为主要元素的传统合金框架,发展出一种全新的合金设计理念。Yeh.等给出了高熵合金的定义:五种或者五种以上的合金元素以等摩尔比的方式混合,形成一种多元素混乱合金。该类型的合金被总结为具有如下四个异于传统合金的性能:热力学上的高熵效应、动力学上的迟滞扩散效应、结构上的晶格畸变效应和性能上的“鸡尾酒”效应。
高熵合金具有较多合金元素,用传统冶金物理的观点来看,在成型后,合金内部必然会存在大量的金属间化合物。但研究表明,高熵合金倾向于形成一种单一结构的固溶体结构,这就简化了原本复杂的情况,使得这种合金易于设计及研究。图1给出了高熵合金与其他合金的屈服强度-断裂韧度对比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高熵合金在力学性能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从高熵合金的性质可以看出,高熵合金的高熵效应决定了其具有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即基体在高温环境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所以其有望作为航空航天发动机和涡轮叶片的候选材料。目前所发展的高温合金的高温力学性能主要是依靠基体中析出富Cr的Laves相或者具有立方形态的L12-Ni3Al等有序超结构相,然而,这些第二相在高温下稳定性低,极易长大,影响其高温蠕变性能。我们在研究耐热钢时发现,MX型氮化物相较于Laves相或者L12-Ni3Al具有优异的高温稳定性,能大幅提高材料的高温蠕变性能,因此,本发明在以CoCrFeNi为基体的合金中加入微量V/Nb、N元素,进而实现氮化物的析出而达到沉淀强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氮化物强化高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控制材料中的V/Nb与N的含量,利用锻造及时效工艺控制第二相氮化物的含量,以固溶强化和第二相强化机制获得材料强度和韧性的最佳搭配。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氮化物强化高熵合金,其特征在于,以原子百分比计,该氮化物强化高熵合金的化学成分为:V/Nb:0.03~1.2%,N:0.40~1.2%,余量为等原子比的Co、Cr、Fe和Ni。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氮化物强化高熵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工艺流程为:配料→熔炼→浇注成型→均匀化退火→锻造→热处理;其中原材料均采用纯金属或中间合金的形式加入,熔炼过程需按照熔点从低到高依次将配料放入真空感应炉的坩埚中,容易相互化合的原料块尽量分开装入,避免产生难熔化合物,熔炼过程保持真空度≤10Pa(熔炼前,应进行多次充氩气及抽真空操作),反复结壳熔炼四次及以上;将获得的铸锭在较高温度下长时间均匀化处理,之后再进行锻造和热处理。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均匀化处理工艺为:温度1200-1250℃,时间≥24h。
锻造工艺为:初锻造温度1100~1200℃,锻造比大于5,锻后空冷至室温。
热处理工艺为:首先在1200-1250℃下保温30min-60min后直接淬火至室温,再经500℃/8h时效,冷却方式均为水冷。
采用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氮化物强化高熵合金,其特征在于:所得氮化物强化高熵合金基体中固溶V、Nb及N元素,且晶粒内部存在纳米级的氮化物析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95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