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脉冲极性特征分布谱图的直流电弧故障检测及定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85475.1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7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熊庆;赵晋飞;郭自清;祝令瑜;汲胜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G01R31/1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房鑫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脉冲 极性 特征 分布 直流 电弧 故障 检测 定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脉冲极性特征分布谱图的直流电弧故障检测及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直流配电网系统中的各支路上并联耦合电容;2)在直流配电网系统中不同位置处产生串联型或者并联型电弧故障,检测各支路电容的电流,然后对各支路电容的电流进行离散小波变换,得不同位置及故障类型的电容电流频谱范围;3)根据不同位置及故障类型的电容电流频谱范围和电容电流脉冲极性绘制成特征分布谱图;4)当待处理系统产生电弧故障时,获取待处理系统中各支路电容电流频谱分布范围及电流脉冲极性信息,再利用特征分布谱图确定待处理系统的电弧故障类型及位置,该方法能够对电力系统的直流电弧故障进行检测及定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故障诊断领域,涉及一种基于脉冲极性特征分布谱图的直流电弧故障检测及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在直流配电网系统中,受环境及运行条件的影响,接触元件在机械振动下发生金属接头松动、直流供电线路长期运行下产生绝缘老化等原因,都可能引发直流放电。直流与交流放电不同,一旦直流放电发展为电弧,由于其电流没有过零点而难以熄灭,用于交流电弧故障检测和控制的方法不能直接应用于直流电弧故障。直流电弧烧蚀接触元件最终导致连接失效,其燃烧产生的高温同时会引燃周围非阻燃材料,发生连锁反应而导致大规模起火甚至爆炸,对设备安全运行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需开发一种直流电弧故障的检测和定位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基于脉冲极性特征分布谱图的直流电弧故障检测及定位方法,该方法能够对电力系统的直流电弧故障进行检测及定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基于脉冲极性特征分布谱图的直流电弧故障检测及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直流配电网系统中的各支路上并联耦合电容;
2)在直流配电网系统中不同位置处产生串联型或者并联型电弧故障,检测各支路电容的电流,然后对各支路电容的电流进行离散小波变换(DWT),得不同位置及故障类型的电容电流频谱范围;
3)根据不同位置及故障类型的电容电流频谱范围和电容电流脉冲极性绘制成特征分布谱图;
4)当待处理系统产生电弧故障时,获取待处理系统中各支路电容电流频谱分布范围及电流脉冲极性信息,再根据待处理系统中各支路电容电流频谱分布范围及电流脉冲极性信息利用步骤3)绘制的特征分布谱图确定待处理系统的电弧故障类型及位置。
步骤2)中利用霍尔电流传感器检测各支路电容的电流。
步骤4)中当待处理系统产生电弧故障时,则对待处理系统的电容电流进行DWT分析,得待处理系统中各支路电容电流频谱分布范围及电流脉冲极性信息。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基于脉冲极性特征分布谱图的直流电弧故障检测及定位方法在具体操作时,根据直流配电网系统中不同位置处产生不同类型电弧故障时的电容电流频谱及电容电流脉冲极性绘制特征分布谱图;当待处理系统发生故障时,即可根据待处理系统中各支路电容电流频谱分布范围及电流脉冲极性信息对照特征分布谱图判断故障类型和位置,以达到故障检测和定位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光伏系统的接线图;
图2为组件串间并联型电弧故障(故障点⑧)电容电流波形图;
图3a为组件间(故障点④)串联型电弧故障电容CP电流DWT结果图;
图3b为组件间(故障点④)串联型电弧故障电容C1电流DWT结果图;
图3c为组件间(故障点④)串联型电弧故障电容C2电流DWT结果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54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