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动脉影像智能处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164554.4 | 申请日: | 2019-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0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 发明(设计)人: | 杨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16H30/20;G06F16/13;G06F16/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002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脉 影像 智能 处理 系统 方法 | ||
1.一种主动脉影像智能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文件夹模块,用于对同一组数据以文件夹的形式进行管理,包括:新建、搜索、分类、删除、修改文件夹;
数据导入模块,用于选择导入图片、图像序列和三维模型;
数据浏览模块,用于浏览图片、图像序列和三维模型文件;
智能分析及处理模块,用于对CT血管造影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及处理,包含:提取血管、拉直血管、输出信息、重建模型;
数据保存模块,用于将三维建模后得到的模型进行保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脉影像智能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导入模块导入的三维模型包括.stl模型、.js3d模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脉影像智能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浏览模块浏览的三维模型包含.stl模型、.js3d模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脉影像智能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分析及处理模块对CT血管造影数据进行提取血管、拉直血管、输出信息、重建模型的智能分析及处理,具体为:
提取血管,基于快速血管边界跟踪的脉管建模技术,一键智能提取血管;
拉直血管,基于一键智能提取血管的结果,一键智能拉直血管;
重建模型,基于智能拉直血管的结果,三维重建出拉直血管模型;
输出信息,基于智能拉直血管的结果,对其进行智能分析,输出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的孔径信息及相对位置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脉影像智能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保存模块具体将三维建模后得到的模型保存为.js3d模型,将单个或多个三维模型保存为.jsmr模型。
6.一种主动脉影像智能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如果已有建好的文件夹,则直接打开文件及,如果没有已有建好的文件夹,则新建文件夹;然后,判断文件夹是否需要编辑,需要编辑则编辑;
判断是否需要导入数据,如果需要则导入图片、图像序列和三维模型,如果不需要则打开图片、图像序列和三维模型;
判断是否需要浏览数据,如果需要则浏览查看已经导入的图片、图像序列和三维模型;
判断是否需要智能分析及处理,如果需要则提取血管、拉直血管、重建模型、输出信息;
最后,将三维建模后得到的模型进行保存。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主动脉影像智能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数据时导入的三维模型包括.stl模型、.js3d模型。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主动脉影像智能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浏览数据时导入的三维模型包括.stl模型、.js3d模型。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主动脉影像智能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分析及处理时提取血管、拉直血管、重建模型、输出信息,具体为:
提取血管,基于快速血管边界跟踪的脉管建模技术,一键智能提取血管;
拉直血管,基于一键智能提取血管的结果,一键智能拉直血管;
重建模型,基于智能拉直血管的结果,三维重建出拉直血管模型;
输出信息,基于智能拉直血管的结果,对其进行智能分析,输出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的孔径信息及相对位置信息。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主动脉影像智能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三维建模后得到的模型进行保存具体为:将三维建模后得到的模型保存为.js3d模型,将单个或多个三维模型保存为.jsmr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455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