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氰氟复合污染废水深度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57419.7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81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洁;高彦波;许生军;贾彦文;陈倩倩;杨彦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兴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水美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1/18;C02F101/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彭啟强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污染 废水 深度 处理 方法 | ||
1.一种氰氟复合污染废水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经过生化处理的废水打入氧化破氰池,在氧化破氰池中经过芬顿氧化处理,随后出水进入沉淀池进行沉淀,具体为:将经过生化处理的废水打入氧化破氰池,加入硫酸调节pH值至4.5~5,然后加入硫酸亚铁,搅拌反应15-18min后加入双氧水和硫酸铜,继续搅拌反应2-2.5h,加入液碱调节pH值至6.5-7,最后加入PAM,随后出水进入沉淀池进行沉淀;
2)将沉淀池内经过沉淀处理的废水转移至一级除氟池,且转移的同时在沉淀池的出水端加入PAC;
3)在一级除氟池中加入石灰,反应30-40min后,加入PAM继续反应10min,出水转移至一级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
4)一级沉淀池泥水分离完成后,上层清液转移至二级除氟池,下层污泥回流至一级除氟池;
5)在二级除氟池中加入聚合硫酸氯化铝,反应10-15min后,加入PAM,然后出水转移至二级沉淀池;
6)在二级沉淀池内进行泥水分离后,上层清液自流进入清水池,再经膜处理池处理达标后排放,下层污泥则进入污泥浓缩池进行浓缩,随后外运;
所述二级沉淀池内进行泥水分离时,还加入沉淀剂,所述沉淀剂是以四氧化三铁为核心,外包覆二氧化钛壳层后,再负载改性壳聚糖,最后经等离子体处理后制得;
所述沉淀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包覆:将钛酸正四丁酯溶解于无水乙醇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正硅酸乙酯,以800-850rpm的速度搅拌1h,得到溶液A;将十六烷基氯化吡啶加入去离子水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甲酰胺、37%盐酸,得到溶液B;将溶液A滴加入溶液B中,继续搅拌5min,加入四氧化三铁颗粒,转移至反应釜中,密闭反应2-3d,反应完成后,将反应物取出,过滤、干燥后置于马弗炉中,通入氮气,并在氮气流中升温至550℃,保温煅烧6h,随炉冷却后取出,得到二氧化钛/二氧化硅包裹的四氧化三铁颗粒;
负载:取改性壳聚糖搅拌溶解于pH为3.5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搅拌1h后得到壳聚糖溶液,然后将包覆步骤制备得到的产品以20g/L的固液比搅拌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加入0.025mol/L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再加入壳聚糖溶液,搅拌混合均匀后,并以1-2d /s的速率滴加过硫酸铵溶液,搅拌反应4h后,加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溶液,继续搅拌15min,将反应液置于恒温振荡器中振荡2h,将产物取出、破碎,得到负载有壳聚糖的二氧化钛/二氧化硅包裹的四氧化三铁颗粒;
低温等离子处理:将负载步骤制备得到的产品在以氩气作为工作气体,气体流量为1.5L/min,压力为850~900Pa,功率为90W的条件下进行低温等离子体处理15~20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氰氟复合污染废水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破氰池中每升废水投加1700-1750mg硫酸亚铁、500-550mg双氧水、100-120mg硫酸铜、1-3mgPA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氰氟复合污染废水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PAC的投加量为500m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氰氟复合污染废水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除氟池中每升废水投加90-110mg石灰,1-3mg PA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氰氟复合污染废水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一级沉淀池回流到一级除氟池的污泥的回流比为1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氰氟复合污染废水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除氟池中每升废水投加200-400mg聚合硫酸氯化铝,1-3mg PAM。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氰氟复合污染废水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钛壳层是由二氧化硅掺杂的介孔棒状纳米二氧化钛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氰氟复合污染废水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壳聚糖是将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在引发剂的作用下,接枝改性壳聚糖后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兴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水美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兴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水美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741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驾驶决策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带有口袋的C字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