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合金化超高导磁铁基纳米晶合金带材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51828.6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3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杨昊;李广文;张联防;杨双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锴盈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54 | 分类号: | C22C38/54;C22C38/48;C22C38/44;C22C38/42;C22C38/02;C21D9/52;C21D1/26;C22C33/06;C22C45/02;H01F1/15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153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 超高 磁铁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纳米晶合金带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合金化超高导磁铁基纳米晶合金带材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成分与重量比为:Si8.5~9.1%,B1.8~2.0%,P0.1~0.3%,Cu1.10~1.35%,Nb4.8~5.2%,Mo0.8~1%,Ni0.3~0.5%,Cr0.2~0.5%,Fe80.05~82.4%;所述制备方法为:步骤一:采用中频感应加热的真空熔炼炉制备母合金;步骤二:在重力制带机组将母合金重熔熔化过程中,采用珍珠岩进行保护和打除低温渣、高温渣;步骤三:采用重力制带机将所述步骤二中的材料制备为非晶合金薄带;提供了一种微合金化超高导磁铁基纳米晶合金带材,具有超高导磁率和良好韧性,且制备工艺整体合理,提高钢液流动性,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晶合金带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合金化超高导磁铁基纳米晶合金带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铁基纳米晶合金是由铁元素为主,加入少量其它元素,经1988年日本的Yoshizawa等人首先发现,在Fe-Si-B非晶合金的基体中加入少量Cu和M,经适当的温度晶化退火以后,可获得一种性能优异的具有bcc结构超细晶粒软磁合金,但是目前,铁基纳米晶合金带材存在初始导磁率不太高,高初始导磁率带材韧性较差的情况,同时与之匹配的制备工艺的不适宜,导致钢液流动性差和原料烧损大,提高了整体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微合金化超高导磁铁基纳米晶合金带材及其制备方法,具有超高导磁率和良好韧性,且制备工艺整体合理,提高钢液流动性,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成分与重量比为:Si8.5~9.1%,B1.8~2.0%,P0.1~0.3%,Cu1.10~1.35%,Nb4.8~5.2%,Mo0.8~1%,Ni0.3~0.5%,Cr0.2~0.5%,Fe80.05~82.4%;所述Nb和Mo两种元素含量总和不超出5.6~5.8%。
优选的,所述制备方法为:
步骤一:采用中频感应加热的真空熔炼炉制备母合金;
步骤二:在重力制带机组将母合金重熔熔化过程中,采用珍珠岩进行保护和打除低温渣、高温渣;
步骤三:采用重力制带机将所述步骤二中的材料制备为非晶合金薄带;
步骤四:将非晶合金薄带按特定规格尺寸要求卷好铁芯,并在真空退火炉内进行晶化退火处理,获得纳米晶磁芯。
所述步骤一制备母合金的具体过程包括装料和原料熔融合金化,所述装料为每次装料前检查真空熔炼炉内侧底部、内壁、炉口是否存在裂纹缝隙,检查完毕,将坩埚倾斜10~20度,开始装料;
所述原料熔融合金化,一次装料完毕后,启动滑阀泵和罗茨泵抽将坩埚熔炼炉内部抽真空,真空度达到10~200Pa,同时进行预热,预热功率调至50~55kw,预热时间为15~20min,预热完成,关闭滑阀泵和罗茨泵;然后升温加热,加热功率调至95~100kw,加热时间为5~7min,再将加热功率调至150~175kw,加热时间为15~20min,钢液温度为1500~1550℃,停电镇静2min后,将炉体破空打掉高温渣,3~4次;打渣结束、二次装料完毕后,盖上炉盖抽真空,真空度为10~20Pa,加热功率为220~240kw,加热时间8~12min,然后加热功率调至95~100kw,加热时间10~15min,钢液温度为1380~1420℃;加热时间结束停电冷却降温,冷却降温时间为25~30min;钢液温度达到1280~1300℃时开始浇钢,浇钢时加热功率调至25kw,浇钢过程先慢,中间快,剩余30公斤约3分钟浇铸完成,在炉内钢锭模中镇静4~5min,打开炉盖将钢锭模吊出,钢锭随钢锭模自然冷却30~35min后,脱模,钢锭在空气中快速冷却降温至常温,所述步骤一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锴盈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河北锴盈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18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修资源服务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发射装置、接收装置及充电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