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弹力棉纺织纤维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48688.7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38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关会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旭泓服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6/56 | 分类号: | D01F6/56;D01F1/10;D01D5/00;D01D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力 棉纺织 纤维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弹力棉纺织纤维及制备方法,所述弹力棉纺织纤维是将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后干燥而制得,所述纺丝液的溶质为热塑性弹性体与二型醋酯的混合物,所述纺丝液的溶剂为甲苯与海藻酸钠混合后静置脱泡而得到。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得到的纺丝纤维具有大量均匀的微孔,形成的孔隙结构提高了纤维自身弹性,同时,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与二型醋酯也能提高纤维的弹性,赋予了纤维高弹性的性能,所得纤维可以直接纺织制备具有高弹性的弹力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合物纤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弹力棉纺织纤维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弹性体中,常见的泡沫多以聚氨酯为原料,故具有毒性、易燃、弹力差、保暖性差、使用寿命短等缺点;另外,现有的喷胶棉以聚酯纤维为原料,其工艺流程是把一般聚酯纤维经开包机、开棉机、开松后送入给棉机,再经梳棉机梳理薄层状,即纤维呈二维分布,然后再讲呈二维分布的薄层状的聚酯纤维层用成型机折叠成所需的厚度,喷上胶粘剂,使层层纤维相结合,烘干而成。由于喷胶棉的纤维呈二维分布,所以它的强力差、弹性差、且易起层。弹性棉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因而在近年来受到关注。
弹力棉属于无纺布技术领域,是用一种中空卷曲纤维和一种低熔点纤维配制成原料,经过一定的工艺流程制成纤维呈三维分布的弹力棉。其主要优点是手感好、弹力足、易打理、服用好、有较大的伸缩性、能适应身体各部位弯曲的需要、不易起皱、不易产褶裥,在家具、音箱吸音棉、婴儿用品、坐垫、床业用品、车篷顶、枕头、胸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现有技术研究中的弹力棉大多通过织面料使形成各种网孔来实现,但这种工艺方法使得弹性面的面料较厚,工艺复杂,制约了弹力棉的进一步发展应用。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01108644.0公开了弹力棉,主要提供了一种替代泡沫和喷胶棉的弹力棉,用一种中空卷曲纤维和一种低熔点纤维配制成原料,将原料依次经过抓棉、开棉、梳棉及成网,再依次经过欲针刺、倒针刺及正针刺,使纤维成三维分布,从而棉网的强力增加、弹性增强、保暖性提高,然后再经过热烘粘接,使棉网中的低熔点纤维的表面熔化,起到相互粘接支撑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棉网的弹性和强力。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01230754.8公开了弹力棉,其原理就像一张折叠的纸所产生的弹力远远大于其原来的弹力一样,再经烘箱烘烤,将熔点低的纤维溶解使其他纤维结合,粘着在一起,提高棉网的弹性,且生产过程不加任何化学试剂,制作过程环保性好。
为了保持弹力棉良好弹性的同时,有效控制弹力棉的厚度,并且简化制备工艺,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弹力棉纺织纤维及制备方法,进而在简单的工艺下得到弹性良好的弹力棉纤维,可保证弹力棉面料的弹性的同时降低厚度。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弹力棉存在厚度高,而且制备工艺复杂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弹力棉纺织纤维及制备方法,从而提高弹力棉的同时,可有效降低厚度,并且制备工艺简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弹力棉纺织纤维,所述弹力棉纺织纤维是将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后干燥而制得,所述纺丝液的溶质为热塑性弹性体与二型醋酯的混合物,所述纺丝液的溶剂为甲苯与海藻酸钠混合后静置脱泡而得到。
优选的,所述热塑性弹性体为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异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氢化的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优选的,所述海藻酸钠为微米级微粉。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弹力棉纺织纤维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1)将热塑性弹性体与二型醋酯混合,以200-300rpm的转速搅拌10-30min,得到均匀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旭泓服饰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市旭泓服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86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