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性(E)-2-(1,3-二芳基烯丙基)丙二酸二甲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147572.1 申请日: 2019-11-21
公开(公告)号: CN112824371B 公开(公告)日: 2022-07-15
发明(设计)人: 胡向平;危得全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7C67/343 分类号: C07C67/343;C07C69/65;B01J31/24
代理公司: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代理人: 张晨
地址: 116023 ***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手性 二芳基烯 丙基 丙二酸 二甲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提供一种手性(E)‑2‑(1,3‑二芳基烯丙基)丙二酸二甲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手性Pd催化剂催化(E)‑1,3‑二芳基烯丙基乙酸酯类化合物与丙二酸二甲酯的不对称取代反应,高对映选择性制备一系列手性(E)‑2‑(1,3‑二芳基烯丙基)丙二酸二甲酯化合物的方法。该反应以(η‑allyl)PdCl2和手性P,N‑配体原位生成的金属络合物为催化剂,室温条件下在各种极性和非极性溶剂中进行。本发明具有反应条件相对温和、原料易得、立体选择性高、底物适应范围广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钯催化(E)-1,3-二芳基烯丙基乙酸酯类化合物与丙二酸二甲酯化合物的不对称取代反应、高对映选择性制备一系列手性(E)-2-(1,3-二芳基烯丙基)丙二酸二甲酯类化合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自Trost等在1977年报导第一例Pd催化不对称烯丙基取代反应的实例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催化不对称烯丙基取代反应已获得了巨大进展,大量的手性配体被设计合成并表现出很好的手性诱导活性。这些配体包括单膦、双膦等膦配体、双氮、膦-氮及许多其他具有双赘合原子的手性配体问。[(a)X.-P.Hu,H.-C.Dai,X.-Q.Hu,H.-L.Chen,J.-W.Wang,C.-M.Bai,Z.Zheng,Ferrocenylphosphine-imine ligands for Pd-catalyzdasymmetric allylic allcylation,Tetrahedron:Asymmetry,2002,13(15),1687-1693;(b)X.-P.Hu,H.-L.Chen,H.-C.Dai,X.-Q.Hu,Synthesis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Novel C-2-Symmetrical Bis(ferrocenyl)P-N Ligand.Chinese Chemical Letters,2003(11),1113-1115;(c)X.-P.Hu,H.-L.Chen,X.-Q.Hu,H.-C.Dai,C.-M.Bai,J.-W.Wang,Z.Zheng,Synthesis of novel ferrocenylphosphine–amidine ligands and theirapplication in Pd-catalyzed asymmetric allylic alkylation.TetrahedronLetters,2002,43(50).]其中最成功的是九十年代兴起的以膦-噁唑啉结构为代表的膦-氮配体。这些膦-噁唑啉配体的出现解决了Pd-催化不对称烯丙位取代反应中非对称底物的区域选择性及对环状底物的反应活性和立体选择性等许多问题。这些配体的主要优势在于:结构简单,易于合成,而且一般情况下都比较稳定;容易进行结构修饰,在配体的基本骨架确定后,可以通过调节空间或电子效应来寻找合适的配体。[(a)Xiao L,Mereiter K,Spindler F,et al.A straightforward and modular synthesis of enantiopure C2-and C1-symmetrical 2,2″-phosphino-1,1″-biferrocenes[J].Tetrahedron Asymmetry,2001,12(8),1105-1108.(b)Synthesis of Chiral C2-SymmetricBisferrocenyldiamines.X-ray Crystal Structure of Ru(2)Cl2·2CHCl3(2=N1,N2-Bis{(R)-1-[(S)-2-(diphenylphosphino)]ferrocenylethyl}-N1,N2-dimethyl-1,2-ethanediamine)[J].Inorganic chemistry,1999,38(5),893-896.]但使用本文的P,N配体应用于烯丙基取代反应的报道却很少。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75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