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井提升机分体式扁尾绳摆动控制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47366.0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57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牛强;王重秋;陈朋朋;周勇;王志晓;袁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6B17/12 | 分类号: | B66B17/12;B66B7/06;B66B7/02;F16F1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张联群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井 提升 体式 扁尾绳 摆动 控制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立井提升机分体式扁尾绳摆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扁尾绳摆动控制装置(4)整体上呈分体式对称布置,两分体结构相同,悬臂对称固定在刚性罐道(2)两侧的罐道梁(5)上;所述的分体式扁尾绳摆动控制装置(4)包括支撑电机(4-a)、支座(4-b)、夹板(4-c)、螺栓(4-d)、支撑轴支座(4-e)、支撑轴(4-f)、限位电机(4-g)、干涉抑摆支架(4-h)、扭簧(4-i)、纵向齿轮(4-j)、齿轮轴(4-k)、横向齿轮(4-l)、限位轴(4-m)、带衬垫托辊(4-n)、挡轮(4-o)、挡轮衬垫(4-p)和配重(4-q);所述的支座(4-b)沿水平纵向布置,支座(4-b)上沿竖直方向一侧设有夹板(4-c)和螺栓(4-d),另一侧设有支撑轴支座(4-e),支撑电机(4-a)安装于支座(4-b)上,且支撑电机(4-a)和支撑轴(4-f)同轴布置于支撑轴支座(4-e)上,所述的干涉抑摆支架(4-h)固定于支撑轴(4-f)上,随支撑轴(4-f)一同摆动,干涉抑摆支架(4-h)呈“日”字形,干涉抑摆支架(4-h)上沿水平横向和水平纵向分别设有通孔,所述的限位电机(4-g)、齿轮轴(4-k)、扭簧(4-i)和纵向齿轮(4-j)沿水平纵向的通孔同轴布置,纵向齿轮(4-j)和横向齿轮(4-l)构成直角传动齿轮组,扭簧(4-i)的一端固定于齿轮轴(4-k)上,扭簧(4-i)的另一端固定于干涉抑摆支架(4-h)的横梁上,所述的限位轴(4-m)呈“Z”字形,限位轴(4-m)一端沿水平横向的通孔同轴固定于横向齿轮(4-l)上,另一端设有配重(4-q),限位轴(4-m)靠近配重(4-q)一侧设有两个位于扁尾绳(6)扁侧面的带衬垫托辊(4-n),两个带衬垫托辊(4-n)之间夹持有挡轮(4-o),挡轮(4-o)外侧设有挡轮衬垫(4-p)。
2.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井提升机分体式扁尾绳摆动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分体式扁尾绳摆动控制装置(4)两分体结构中的支座(4-b)沿水平纵向通过夹板(4-c)夹持安装于罐道梁(5)上,并通过螺栓(4-d)固定,两分体结构中的支座(4-b)呈对称布置在刚性罐道(2)的两侧,支撑电机(4-a)和支撑轴(4-f)同轴安装在支撑轴支座(4-e)上,并将支撑电机(4-a)固定在支座(4-b)上,经干涉抑摆支架(4-h)沿水平纵向的通孔将限位电机(4-g)、齿轮轴(4-k)、扭簧(4-i)和纵向齿轮(4-j)同轴安装,将扭簧(4-i)的一端固定于齿轮轴(4-k)上,扭簧(4-i)的另一端固定于干涉抑摆支架(4-h)横梁上,经干涉抑摆支架(4-h)沿水平横向的通孔将限位轴(4-m)和横向齿轮(4-l)同轴安装,纵向齿轮(4-j)和横向齿轮(4-l)组成直角传动齿轮组,将挡轮衬垫(4-p)安装于挡轮(4-o)外侧,带衬垫托辊(4-n)、挡轮(4-o)和配重(4-q)依次安装于限位轴(4-m)的另一端;
(b)依据井筒的深度和提升速度,在竖直井筒中布置2~6个分体式扁尾绳摆动控制装置(4);
(c)在初始阶段,限位轴(4-m)处于松开态,此时限位轴(4-m)沿水平方向远离扁尾绳(6),干涉抑摆支架(4-h)处于收回态,此时干涉抑摆支架(4-h)沿竖直方向归于罐道梁(5)侧面;
(e)当需要对扁尾绳(6)进行摆动控制时,支撑电机(4-a)通过支撑轴(4-f)带动干涉抑摆支架(4-h)进行90°回转,使干涉抑摆支架(4-h)由收回态变为展开态,此时干涉抑摆支架(4-h)沿水平方向,限位电机(4-g)通过齿轮轴(4-k)带动纵向齿轮(4-j)回转,扭簧(4-i)压缩,通过直角传动齿轮组带动横向齿轮(4-l)回转,进而带动限位轴(4-m)进行180°回转,使限位轴(4-m)由松开态变为限位态,限位轴(4-m)从扁尾绳(6)两侧逐步夹持限位,最终沿井筒径向对扁尾绳(6)进行限位,此时扁尾绳(6)在带衬垫托辊(4-n)和挡轮(4-o)围定的范围内有限摆动,当扁尾绳(6)碰触到带衬垫托辊(4-n)或挡轮(4-o)时,由于带衬垫托辊(4-n)或挡轮(4-o)均是自由滚动体,因而能对扁尾绳(6)进行自由导向,并能容许扁尾绳(6)沿竖直方向的纵向窜动以及多扁尾绳(6)之间伸长变形的差异;
(f)当容器本体(1)接近,需要将分体式扁尾绳摆动控制装置(4)收回时,限位电机(4-g)通过齿轮轴(4-k)带动纵向齿轮(4-j)回转,扭簧(4-i)舒展,通过直角传动齿轮组带动横向齿轮(4-l)回转,进而带动限位轴(4-m)进行180°回转,使限位轴(4-m)由限位态变为松开态,最终限位轴(4-m)沿水平方向远离扁尾绳(6),支撑电机(4-a)通过支撑轴(4-f)带动干涉抑摆支架(4-h)进行90°回转,使干涉抑摆支架(4-h)由展开态变为收回状态,此时,干涉抑摆支架(4-h)沿竖直方向归于罐道梁(5)侧面,容器本体(1)沿竖直方向自由提升或下放;
(g)当出现断电紧急工况时,如果此时干涉抑摆支架(4-h)处于收回态,干涉抑摆支架(4-h)将不展开,如果干涉抑摆支架(4-h)处于展开态或展开过程,支撑电机(4-a)和限位电机(4-g)无电产生自由摆动时,扭簧(4-i)舒展,齿轮轴(4-k)在扭簧(4-i)扭转力的作用下回转,带动限位轴(4-m)回转,使限位轴(4-m)恢复到松开态,同时,支撑轴(4-f)将在配重(4-q)的重力作用下回转,干涉抑摆支架(4-h)将恢复到收回态,此时,限位轴(4-m)在扭簧(4-i)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远离扁尾绳(6),干涉抑摆支架(4-h)在配重(4-q)的作用下沿竖直方向归于罐道梁(5)侧面,容器本体(1)沿竖直方向自由提升或下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736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矿用竖井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残疾人的自动过马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