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神经刺激器及其人体负载阻抗检测模块和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41872.9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3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彩俊;朱为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景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53 | 分类号: | A61B5/053;A61N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神经 刺激 及其 人体 负载 阻抗 检测 模块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神经刺激器及其人体负载阻抗模块和检测方法,其中,所述神经刺激器包括刺激源及连接至所述刺激源的刺激通路,所述人体负载阻抗检测模块包括电压检测器、设置于所述刺激通路上的取样电阻,所述电压检测器具有第一输入端及第二输入端,所述人体负载阻抗检测模块还包括将所述取样电阻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输入端及第二输入端的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上分别设有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本发明通过在原有的电路上,增加小规模的测量电路,可在不中断原来刺激的基础上进行人体阻抗的测量,也不需要进行刺激模式的切换,提高了病人的体验性,同时也为电池剩余容量的计算、电极设置以及医生的诊断分析病情等提供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刺激器及其人体负载阻抗模块和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和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神经刺激治疗类产品(如癫痫、帕金森类疾病、尿失禁及等)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对此类产品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神经刺激器是将刺激源所产生的脉冲电流通过电极作用至肢体组织,以实现某些疾病的治疗或神经功能的康复。现有神经刺激器多包括刺激源、导线及电极。在对神经进行刺激时,有电压模式和电流模式两种模式。在通常情况下,神经刺激器采用恒压模式进行刺激,给人体组织一个固定的动作电位。在刺激时,需要测量出人体负载阻抗阻抗(被刺激部位接触阻抗和被刺激部位阻抗之和),为电池剩余容量的计算、电极设置以及医生的诊断分析病情等提供参考。
如图1所示,现有神经刺激器常用的人体负载阻抗检测方法为:(1)刺激源在恒流模式下给出一个固定大小的刺激电流;(2)调整为恒压模式刺激,给出一个固定大小的电压,测量出人体负载阻抗两端的电压的大小;(3)根据电流模式的刺激电流和和电压模式下的刺激电压计算出人体阻抗的大小。采用上述的方法测量人体阻抗检测方法存在弊端:(1)需要切换刺激源模式,从电压刺激改变为电流刺激,中断了刺激的连续性。病人感受不好;(2)给病人一个额外的电流刺激。对病人有可能有副作用。(3)人体阻抗变化大,因此其两端的电压变化也比较大,电压测量的量程比较不容易确定。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用于神经刺激器的人体负载阻抗检测模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神经刺激器的人体负载阻抗检测模块及其检测方法,电路结构简洁,无需进行刺激模式切换和中断连续刺激,增加了病人的体验性。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神经刺激器的人体负载阻抗检测模块,所述神经刺激器包括刺激源及连接至所述刺激源的刺激通路,所述人体负载阻抗检测模块包括电压检测器、设置于所述刺激通路上的取样电阻,所述电压检测器具有第一输入端及第二输入端,所述人体负载阻抗检测模块还包括将所述取样电阻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输入端及第二输入端的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上分别设有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人体负载阻抗检测模块还包括与所述取样电阻呈并联设置的第三导线及设置于第三导线上的第三开关,所述第三开关闭合时,相应的取样电阻被短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刺激通路至少设置为两条,且每一所述刺激通路上均设有取样电阻,至少两条所述刺激通路上的取样电阻所连接的第一导线及第二导线均呈相互独立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刺激源处还包括程序控制模块,所述的程序控制模块可控制所述刺激源在恒压模式下发出电脉冲信号和根据电压检测器采集到取样电阻两端的检测电压及取样电阻的电阻值和恒压模式下的预设电压计算出人体负载阻抗值。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神经刺激器的人体负载阻抗检测方法,所述神经刺激器包括刺激源、程序控制模块、刺激通路及人体负载阻抗检测模块,所述人体负载阻抗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程序控制模式开启刺激源向刺激通路在恒压模式下发出电脉冲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景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景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18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