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活性炭过滤器的再生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41719.6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7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G.朔克;M.舍费尔;R.陶贝特;T.赫格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5/08 | 分类号: | F02M25/0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方莉;刘茜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活性炭 过滤器 再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料箱通风系统的活性炭过滤器(2)的再生的方法。当活性炭过滤器的再生能力(R2)上升超过第一阈值(S1)时,打开活性炭过滤器(2)的料箱通风阀(3)。当再生能力(R2)降到第二阈值(S2)之下时,料箱通风阀(3)被关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活性炭过滤器的再生的方法。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计算机程序,其实施所述方法的每个步骤,以及还涉及一种能机读的存储介质,该能机读的存储介质储存所述计算机程序。最后,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的控制器,该电子的控制器设置用于实施所述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机动车的燃料箱中,碳氢化合物根据在那里出现的压力条件和温度条件以及燃料的组分蒸发。出于环保和安全的原因,这种燃料蒸汽必须被捕获并且输送给机动车的内燃机以用于燃烧。为此,所述燃料蒸汽通常借助活性炭过滤器被吸收和暂存。为了活性炭过滤器的再生,物质借助空气流被吸走并且输送给内燃机的抽吸管用于燃烧。吸走借助负压发生,负压在抽吸管中基于马达的节流产生。
现代的汽油机基于其它的优点在取消节流的运行中,这就是说,在节气阀完全打开时运行。当机动车的涡轮增压器不是活跃的或者机动车不具有涡轮增压器时,这导致,在抽吸管中几乎是环境压力。但在活性炭过滤器再生时,这导致,在活性炭过滤器上的空气接头和抽吸管压力之间仅还产生了极小的压力降,其中,在所述空气接头中有环境压力。在现代的取消节流的汽油机中,活性炭过滤器再生的能力相应地下降。
混合动力机动车用于再生活性炭过滤器的可能性也受到了限制。这一点的原因在于,它们经常能在几天或几个停车阶段的较长的时间段上纯电气地在没有汽油机启动的情况下运行。因此为了防止活性炭过滤器的过渗,公知在混合动力机动车中使用压力料箱系统。在此,通过料箱截止阀锁定(verriegelt)燃料箱与活性炭过滤器的连接。以这种方式能将所有的燃料出气取代在活性炭过滤器中地储存在燃料箱本身中。为了调节料箱压力,在燃料箱中设置压力传感器。在一些国家中,在法律上规定,在这种混合动力机动车中(在加油过程中除外),仅当料箱压力超过了一个临界值,或者仅当可以确保活性炭过滤器的通过打开料箱截止阀产生的装载可以立即通过活性炭过滤器的再生而再次下降时,才应当打开料箱截止阀。
发明内容
所提出的方法用于机动车的料箱通风系统的活性炭过滤器的再生。当活性炭过滤器的再生能力上升超过第一阈值时,打开活性炭过滤器的料箱通风阀。一旦再生能力降到第二阈值之下,那么料箱通风阀又被关闭。这些阈值在连续运行中能够通过其它的条件变化并且与行驶状态相匹配。
在活性炭过滤器中的活性炭具有与温度相关的特性,即,吸收或排出燃料气体。活性炭过滤器如传统地在机动车中规定那样的持续的再生,导致了活性炭过滤器的冷却并且因此导致了活性炭过滤器的再生能力的下降。仅当料箱通风阀关闭时,活性炭过滤器才缓慢地变热。仅当例如在加油过程中许多新鲜的燃料气体流入到活性炭过滤器中时,在短时间的强烈的装载下才快速变热。在压力料箱系统中,通过打开料箱截止阀建立起在燃料箱中的压力均衡。因此在压力料箱系统中获得了附加的可能性来突然装载活性炭过滤器。这种活性炭过滤器装载导致了其温度的提高。因此活性炭过滤器在压力料箱系统中在每一次料箱压力调节后不久就具有更好的再生能力。但在传统的料箱系统中也合理的是,取代始终使活性炭过滤器再生的是,仅在当前存在再生需求时才使活性炭过滤器再生。因此再生能力保持得高并且能以需求为导向更为有效地执行再生。这在所述方法中以如下方式得到充分利用,即,仅当再生能力特别高时,才通过两个阈值进行活性炭过滤器的再生。因此较小的总冲洗空气量就足够确保活性炭过滤器的所需的再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17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