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行李箱构造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40540.9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1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奈良将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5/04 | 分类号: | B60R5/04;B62D2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孙明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行李箱 构造 | ||
本发明的课题为提供能够谋求提高向行李箱取装行李时的作业性、和增加放置于板部件上的行李的承载量的车辆用行李箱构造。车辆用行李箱构造具有设于车辆(1)的后部的行李箱(2)、设于车辆(1)的后表面且与行李箱(2)连通的后部开口(1a)、和将行李箱(2)上下划分的行李箱板(32)。后部开口(1a)的下表面(1c)设在比行李箱(2)的地面(23)高的位置。行李箱板(32)具有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的一般部(32g)、和从一般部(32g)向着后端向上方倾斜的倾斜部(32h)。倾斜部(32h)的至少一部分具有从车宽方向来看位于后部开口(1a)的下表面(1c)的上方的开口区域部(32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在车辆座椅的后方具备板部件的车辆用行李箱构造。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具备对行李箱后部进行开闭的尾门(rear gate)(13)的汽车,其中,以将行李箱(A)上下划分的方式配置有后行李托盘(20)。在该后行李托盘(20)的后端设有向着下侧倾斜的折曲部(25)。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在后座椅后方的行李箱上方具备尾门(backdoor)的汽车,其中,使设在行李箱上部的板部件(后方板部件(4))的后端朝上弯曲。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861732号公报(图1~图3、图5、图9、图11)
专利文献2:日本实公昭60-21306号公报(第1图以及第2图)
发明内容
但是,专利文献1所述的后行李托盘(20)在后端具有折曲部(25),由此当从后方将行李放入行李托盘(20)的下方的空间时,折曲部(25)会碍事。由此,后行李托盘(20)能够以使后行李托盘(20)的后部以第1支点(24)为中心向上方弹起的方式转动。在该情况下,需要使置于后行李托盘(20)上的行李的位置移动而变更,由此具有取装行李时的作业性不良的问题点。
作为用于消除这种问题点的方法,考虑了如专利文献2所述的行李箱的罩装置那样地,使行李箱板(后方板部件(4))的后端朝上弯曲。但是,在单纯使行李箱板朝上弯曲的情况下,具有行李箱板的水平面的面积变窄、可载置于行李箱板上的行李的承载量减少的问题点。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为提供能够谋求提高向行李箱取装行李时的作业性、和增加放置于板部件上的行李的承载量的车辆用行李箱构造。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车辆用行李箱构造具有设于车辆的后部的行李箱、设于所述车辆的后表面且与所述行李箱连通的后部开口、和将所述行李箱上下划分的行李箱板,该车辆用行李箱构造的特征在于,所述后部开口的下表面设在比所述行李箱的地面高的位置,所述行李箱板具有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的一般部、和从所述一般部向着后端向上方倾斜的倾斜部,所述倾斜部的至少一部分具有从车宽方向来看位于所述后部开口的下表面的上方的开口区域部。
发明效果
本发明可提供能够谋求提高向行李箱取装行李时的作业性、和增加放置于板部件上的行李的承载量的车辆用行李箱构造。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行李箱构造的一例的图,是表示板部件的使用状态的主要部分概略侧视图。
图2是表示将板部件立靠于后座椅的背面时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概略侧视图。
图3是表示将板部件立靠于后座椅的背面时的状态的后视图。
图4中,(a)是表示将钩挂部件钩挂于钩部件时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概略放大后视图,(b)是表示使钩挂部件与保持部件卡合时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概略放大后视图。
图5是表示板部件的使用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概略后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05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