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小麦纹枯病的环保生态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33795.2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8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涛;张磊;徐长青;于文慧;袁苏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青上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60;C05G5/35 |
代理公司: | 37218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石运芹 |
地址: | 27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微生物菌剂 抗菌增效剂 肥料 硝酸钾 防治小麦纹枯病 改性壳聚糖 小麦纹枯病 硫酸钾 氮磷钾肥 环保生态 磷酸二铵 麦饭石粉 农业肥料 小麦生长 有效防治 膨润土 重量份 制备 尿素 微生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小麦纹枯病的环保生态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农业肥料技术领域。该肥料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尿素200‑260份、磷酸二铵50‑65份、硫酸钾20‑35份、硝酸钾30‑40份、膨润土10‑16份、麦饭石粉8‑15份、改性壳聚糖10‑20份、复合微生物菌剂3‑5份、抗菌增效剂1‑5份。该肥料中除含有小麦生长所需的氮磷钾肥外,还含有特定组合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大量有益微生物在抗菌增效剂的协同作用下实现了对小麦纹枯病的有效防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麦专用肥,具体来说是一种防治小麦纹枯病的环保生态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其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白酒(如伏特加),或生物质燃料。我国是世界上小麦总产高、消费量大的国家。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小麦产量达到12.885万吨,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20.91%,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和重要的商品粮、战略储备粮品种。小麦作为国家重要的农作物,如何实现小麦的高产种植,也是大力发展农业经济的基本要求。而小麦种植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病虫害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尤其是小麦纹枯病。小麦纹枯病是麦区常见病害,可以危害小麦芽、茎、穗,苗期可以直接造成死苗。近年该病已成为我国麦区常发病害。小麦受纹枯菌侵染后,在各生育阶段出现烂芽、病苗枯死、花秆烂茎、枯株白穗等症状。烂芽芽鞘褐变,后芽枯死腐烂,不能出土;病苗枯死发生在3—4叶期,初仅第一叶鞘上现中间灰色,四周褐色的病斑,后因抽不出新叶而致病苗枯死;花秆烂茎拔节后在基部叶鞘上形成中间灰色,边缘浅褐色的云纹状病斑,病斑融合后,茎基部呈云纹花秆状;枯株白穗病斑侵入茎壁后,形成中间灰褐色,四周褐色的近圆形或椭圆形眼斑,造成茎壁失水坏死,最后病株因养分、水分供不应求而枯死,形成枯株白穗。纹枯病对小麦危害严重,可以造成直接损失、影响产量。纹枯病已成为小麦增产的重要制约因素。目前,化学杀菌剂仍是防治小麦病害的主要手段,但化学农药长期大量不合理地使用导致了防治成本增大、环境污染、抗药性发生发展等问题。此外,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中,施用肥料和杀菌剂是分开的,要两次或多次使用上述杀菌剂和肥料的做法,增加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和劳动次数,不利农业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小麦纹枯病的环保生态肥料,该肥料中除含有小麦生长所需的氮磷钾肥外,还含有特定组合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大量有益微生物在抗菌增效剂的协同作用下实现了对小麦纹枯病的有效防治。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防治小麦纹枯病的环保生态肥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治小麦纹枯病的环保生态肥料,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尿素200-260份、磷酸二铵50-65份、硫酸钾20-35份、硝酸钾30-40份、膨润土10-16份、麦饭石粉8-15份、改性壳聚糖10-20份、复合微生物菌剂3-5份、抗菌增效剂1-5份。
所述改性壳聚糖是采用下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将8.95g丙烯酸溶解于500ml蒸馏水中,然后向其中加入20g壳聚糖,室温下缓慢搅拌反应20h,得到壳聚糖-丙烯酸溶液;将26gEDC溶解于500ml蒸馏水中得到EDC溶液;将壳聚糖-丙烯酸溶液与EDC溶液混合置于恒温反应器中,磁力搅拌、氮气氛围下反应2-3小时后得到的产物直接冷冻干燥即可。
所述恒温反应器反应温度为25℃,磁力搅拌转速为200r/min。
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为哈茨木霉菌与胶冻样芽孢杆菌按照1:3的重量比制成。
所述抗菌增效剂为大黄素甲醚与愈创木酚按照1:15-20的重量比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青上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青上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37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