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3D CAM的大脑核磁共振异常图像的可视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30121.7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03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柯丰恺;刘欢平;李超;胡也;赵大兴;孙国栋;冯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11/2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王和平;张继巍 |
地址: | 43006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cam 大脑 核磁共振 异常 图像 可视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D CAM的大脑核磁共振异常图像的可视化方法,采集患者的脑核磁共振异常图像作为训练样本‑利用训练样本对3D CAM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后的网络参数即系数矩阵W和偏倚向量b值‑根据不同的磁共振图像创建可视化热度图。在传统CAM模型的基础上对患者的大脑核磁共振异常图像进行处理,实现自动识别检测且可视化效果良好的,便于辅助医学研究者定量分析和研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磁共振图像病症可视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3D CAM的大脑核磁共振异常图像的可视化方法。
背景技术
从2006年Hinton等人在Science上提出了深度学习以来,深度学习就广泛被人们所接受和研究。这篇文章最关键的创新点来自于将神经网络的层数提高,以及数据量的极大增多,以此发挥了神经网络对于大数据处理的能力和提取图像特征的能力。另外,神经网络的成功也离不开计算机硬件的高速发展,GPU的出现使得训练多层隐藏层和大批量数据成为可能,从而使得神经网络逐渐在计算机视觉、音视频处理、自然语言处理、精确导航等各个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学术界一直在研究神经网络到底在学习到了什么东西,也就是所谓的特征,比如采用反卷积(Deconvolution)和导向反向传播 (Guided-back-propagation)。虽然能在这些反向传播的图像上看到一定的图像类别的轮廓,但是基本看不到模型学到了什么东西。CAM 是class activation map的缩写,类激活映射网络CAM模型通常与卷积神经网络结合在一起使用,它将神经网络经过多次卷积和池化之后的特征图,进行了综合,以单个神经元的形式进行配比,以热度图的形式显示相应感兴趣的区域。CAM模型通常被应用于二维日常图片上,从识别区域的准确性和意义来看,定量分析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识别检测且可视化效果良好的基于3D CAM的大脑核磁共振异常图像的可视化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基于3D CAM的大脑核磁共振异常图像的可视化方法,具体如下:
1)采集患者的脑核磁共振异常图像作为训练样本;
2)利用训练样本对3D CAM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后的网络参数即系数矩阵W和偏倚向量b值;
21)构建3D CAM模型,并随机初始化网络参数
构建3D CAM模型,该3D CAM模型包括输入层、卷积层、池化层、全局平均池化层、全连接层及输出层,并对3D CAM模型初始化,即初始化所有隐藏层与输出层所对应的系数矩阵W和偏倚向量b值,使系数矩阵W和偏倚向量b值为一个初始的随机值;
22)3D CAM网络第一次正向迭代;
23)3D CAM网络第一次反向迭代;
24)循环步骤22)和步骤23)进行多次迭代,不断更新神经网络的参数,直至所有权重Wl,偏置bl的变化值都小于停止迭代阈值ε时停止迭代,即确定了最终各隐藏层与输出层的权重Wl和偏置bl;
25)采用全连接层连接步骤227)每一张池化后特征图所对应的数据值形成一个特征向量,将特征向量分类输送至输出层并输出多个类别;
3)根据不同的磁共振图像创建可视化热度图
31)提取训练后3D CAM模型中步骤25)全连接层的所有权重 w;
32)将步骤227)全局平均池化后特征图中乘以其相应的权重wj;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业大学,未经湖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01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高温多组分环氧树脂流平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无菌式自动包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