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共轴全反射式无移动元件主动变焦中继光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24502.4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804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欣;周浩;刘强;舒嵘;黄庚华;何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17/06 | 分类号: | G02B17/06;G02B13/22 |
代理公司: | 上海沪慧律师事务所 31311 | 代理人: | 郭英 |
地址: | 20008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非共轴 全反射 移动 元件 主动 变焦 中继 光学系统 | ||
1.一种非共轴全反射式无移动元件主动变焦中继光学系统,由望远成像系统焦面光阑(1),准直球面反射镜(2),孔径光阑(3),第一主动变形反射镜(4),第二主动变形反射镜(5),第三主动变形反射镜(6),第四主动变形反射镜(7)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继光学系统的五个反射镜在离轴方向依次反射布置;所述中继光学系统位于望远成像系统焦面后,来自目标景物光束经过望远成像系统汇聚到望远成像系统焦面光阑(1)上,经准直球面反射镜(2)将光线准直后,通过孔径光阑(3),随后经第一主动变形反射镜(4)、第二主动变形反射镜(5)、第三主动变形反射镜(6)和第四主动变形反射镜(7)反射到焦面探测器上成像;
所述的第一主动变形反射镜(4)、第二主动变形反射镜(5)、第三主动变形反射镜(6)和第四主动变形反射镜(7)为金属反射镜,所述的第一主动变形反射镜(4)、第二主动变形反射镜(5)、第三主动变形反射镜(6)和第四主动变形反射镜(7)的曲率半径在子午方向和弧矢方向不同,随变倍比变化;所述的第一主动变形反射镜(4)、第二主动变形反射镜(5)、第三主动变形反射镜(6)和第四主动变形反射镜(7)具有渐变厚度,渐变厚度T与半口径x关系如公式(1):
T=8.09514+0.24526x-0.04266x2+0.00174x3-2.90602E-5x4+1.73128E-7x5 ; (1)
四个主动变形反射镜中心区域有固定凸耳,镜面边缘圆周平面为传感器加力区域,压电传感器产生位移继而对镜面造成变形,从而实现在子午方向和弧矢方向分别为2倍/2倍和15倍/30倍可选工况的变焦比功能,最终在所述中继光学系统焦面形成远心光路;
所述中继光学系统具体设计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共轴全反射式无移动元件主动变焦中继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望远成像系统焦面光阑(1)为表面发黑的可变尺寸金属光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共轴全反射式无移动元件主动变焦中继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准直球面反射镜(2)为金属或玻璃球面反射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共轴全反射式无移动元件主动变焦中继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孔径光阑(3)为金属或玻璃材料,中间区域在有效视场内透光,边缘区域不透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450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焦镜头
- 下一篇:离轴反射式光学系统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