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通风系统的在循环空气运行与新鲜空气供给之间的切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17964.3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61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F·伦茨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时捷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H1/2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韩长永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通风 系统 循环 空气 运行 新鲜空气 供给 之间 切换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第一空气供给与第二空气供给之间切换的切换装置,其用于通风系统、尤其车辆的通风系统,该切换装置具有:在输入侧与该第一空气供给连接的入口管;用于在输出侧排出所供给的空气的出口管,该入口管和该出口管以能相对于彼此移位的方式安置在轴线上,使得该入口管和该出口管在第一位置相互连接,在第二位置轴向隔开;以及具有一个或多个孔的波纹管,该波纹管将该入口管和该出口管的指向彼此的端部相互连接,该波纹管与该第二空气供给连接。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尤其用于车辆的通风系统,其具有用于在第一空气供给与第二空气供给之间切换的切换装置,第一空气供给被实施为新鲜空气供给并且第二空气供给被实施为循环空气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通风系统、尤其车辆的通风系统的在第一空气供给与第二空气供给之间切换的切换装置,该切换装置具有:入口管,该入口管在输入侧与该第一空气供给连接;出口管,该出口管用于在输出侧排出所供给的空气。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通风系统,尤其用于车辆的通风系统,该通风系统具有上述的用于在第一空气供给与第二空气供给之间切换的切换装置,其中该第一空气供给实施为新鲜空气供给,而该第二空气供给实施为循环空气运行。
背景技术
在世界范围内,所有车辆中的大部分车辆仅在短的时间段内使用。车辆的使用通常在其车辆驾驶室或车辆客舱中达到持久的空气条件之前或之后不久就已经结束。因此,为了即使在短途行驶中也确保乘员舒适度,必须可以实现车辆客舱的快速调温。
同时出于能量原因重要的是:使用于为车辆驾驶室或车辆客舱调温的功率消耗保持较低。出于此原因,如今空调器的生产商确立循环空气回路,其中通过空调器来使车辆驾驶室或车辆客舱中的舱内空气循环。由此,可以通过新鲜空气的与希望温度有偏差的吸入温度并且通过与此关联的车辆驾驶室或车辆客舱的排风来减少热损失或冷损失。
在此,空气调节在赛车运动中承担特别的角色,原因在于在这里要求具体、容易且简单的解决方案。为了良好的可操作性,这些解决方案应机械地实现。
根据EP 0 504 586A2,循环空气吸入通道和新鲜空气吸入通道通向车辆加热器的主通道,该循环空气吸入通道和该新鲜空气吸入通道应交替地接入,其中这两个通道中的一个通道是可移动的。可移动的通道的自由端部被设计为波纹管状的并且由第二通道环形地围绕。如果波纹管连接至主通道,则环形的第二通道因此被阻塞。还提出一种变体,该变体在第二通道开放时封闭可移动的第一循环空气通道。
DE 10 2008 050 344 A1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通风装置/空气调节装置,该通风装置/空气调节装置具有布置在主吸入通道中的通风机,在该通风机的上游连接有可调节的空气吸入混合装置,该空气吸入混合装置可以根据期望接入或断开不同的次吸入通道并且由此可以从不同的区域吸入空气。空气吸入混合装置具有可伸缩的空气吸入通道,该空气吸入通道能够被固定在至少两个不同的出口位置处,其中通风机在不同的出口位置分别从另一个区域吸入空气。
发明内容
因此,从上述现有技术出发,本发明的基本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上述类型的切换装置以及通风系统,该切换装置和通风系统可以实现循环空气运行与新鲜空气运行之间的可靠且简单的切换,并且该切换装置和通风系统尤其具有容易且简单的并且适合赛车运动的结构。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的解决方案通过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特征来实现。在可选实施方式中给出了本发明的有利的设计方案。
因此,根据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通风系统、尤其用于车辆通风系统的在第一空气供给与第二空气供给之间切换的切换装置,该切换装置具有:入口管,该入口管在输入侧与第一空气供给连接;出口管,该出口管用于在输出侧排出所供给的空气,其中该入口管和该出口管以相对于彼此能够移位的方式安置在轴线上,从而使得该入口管和该出口管在第一位置相互连接,而在第二位置轴向地间隔开;以及具有一个或多个孔的波纹管,该波纹管将该入口管和该出口管的指向彼此的端部相互连接,其中该波纹管与该第二空气供给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时捷股份公司,未经保时捷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79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