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米草生物矿质液白刺果酒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06708.4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3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陈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琳 |
主分类号: | C12G3/021 | 分类号: | C12G3/021;C12G3/024;C12G3/026;C12H1/056 |
代理公司: | 32242 江苏银创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震花 |
地址: | 21001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米草生物矿质液 白刺果 白刺 营养保健 果酒 发酵液 偏重亚硫酸钠 按比例混合 保健功能 成品果酒 复合果酒 酿造特性 压榨成汁 原料混合 澄清度 果胶酶 后发酵 主发酵 除菌 降酸 酒体 酶解 水浴 制备 破碎 丰满 果品 饮用 澄清 水果 新鲜 补充 制作 协调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米草生物矿质液白刺果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米草生物矿质液、新鲜白刺果原料混合、破碎压榨成汁;米草生物矿质液、白刺汁与水按比例混合后,得到发酵液;向发酵液中添加偏重亚硫酸钠、果胶酶、降酸剂,搅拌均匀,40℃水浴静置酶解;调整成分,经主发酵、后发酵、除菌和澄清,得到米草生物矿质液白刺果成品果酒。本发明方法制作的米草生物矿质液白刺果酒,充分兼顾了两种果品的适宜酿造特性和营养保健价值,酒体丰满,澄清度高,风味独特,具有米草生物矿质液、白刺果的特殊香味,将两种水果中丰富的营养成分相互补充协调,使复合果酒更具营养保健价值和良好的饮用口感,更好的发挥对人体的保健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果酒酿造领域,具体是一种米草生物矿质液白刺果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互花米草是禾本科多年生高秆型草本植物,1979年引入我国,20世纪80-90年代在我国沿海地区多个省份引种成功,为我国沿海地区保滩护岸、促淤造陆做出了巨大贡献。大量滩涂的互花米草,如果能够实现合理的资源化利用,通过天然提取法稳定生产原料,继而开发具有潜在药物活性的功能分子,既能产生经济效益,又能带来良好的生态效应。我国已经于1994年批准了互花米草提取物(米草生物矿质液)的可食用性(卫生部新资源食品,卫新食准字94第06号)。 白刺属野生灌木植物,主要生长在平均海拔 3000 m以上的戈壁滩和沙漠边缘地区,有“沙漠樱桃”之称,在青海柴达木地区、甘肃河西地区分布最多。白刺果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维生素(VA、VB、VC、VK等)、氨基酸(达 18种之多,其中 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果胶、黄酮素、花青甙、多糖类、萜类、生物碱和多种微量元素等,具有较强的食用价值及药理性能,是真正的纯天然食品、保健品和药品的绿色原料。白刺具有增强免疫力、防衰老、抗肿瘤、抗氧化、滋补强壮、调经治血、健胃等作用。经常食用可治疗身体虚弱、气血两亏、月经不调、腰腹疼痛等症。白刺果因其多种保健功效而极具开发价值,同时,白刺果作为柴达木地区的特色产品若能得到综合利用,还能提高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白刺果酒是以白刺鲜果为原料,经果汁发酵而成的低酒度保健果酒,较完整地保留了白刺果的主要营养成分,如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口感柔和协调、兼具米草生物矿质液和白刺独特浓郁香气和保健功能的米草生物矿质液白刺果酒酿造工艺,以弥补现有技术不足之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米草生物矿质液白刺果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步骤1)原材料的分选:按照文献方法将米草制备成米草生物矿质液 ;将成熟度适中、新鲜饱满的白刺去净泥沙、去梗和烂果后,破碎压榨成0.8-1.2mm 的块状,榨汁备用;
步骤2)发酵液制备:先将步骤1)所制的白刺果汁、米草生物矿质液按重量比1:1-1:5混合,然后按照料水重量比1:2-1:6充分混合;
步骤3).酶解:向步骤2)所得的发酵液中按重量比,添加果胶酶、降酸剂、偏重亚硫酸钠,搅拌均匀,在35℃-45℃条件下静置酶解3-6 h,得到酶解发酵液;
步骤4)成分调整:用白砂糖调整发酵液的糖度至20°Brix-25°Brix;
步骤5)主发酵:按重量比,向发酵液中加入活性干酵母,在20℃-25℃条件下进行发酵,发酵时间为7-10天;
步骤6)后发酵:主发酵结束后,将复合果酒半成品过滤倒灌,同时向果酒半成品中添加SO2,发酵温度调整至14℃-18℃,发酵20-40天;
步骤7)澄清:按重量比,向果酒中添加壳聚糖,静置3-5天,过滤除去沉淀,得到澄清果酒;
步骤8)除菌:对澄清果酒用无菌微孔滤膜过滤,除去微生物,得到成品果酒;
步骤9)灌装贮存:把装瓶好的酒放进高压瞬时灭菌机理进行灭菌处理,然后包装贮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琳,未经陈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67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