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障碍物冻结探摸清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06053.0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88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潘伟强;曹骥;王建秀;龙冠宏;朱雁飞;裴烈烽;刘健;陈思慧;王彦杰;诸颖;魏林春;李昊;严振祥;陈怡;郭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6 | 分类号: | E21D9/06;E21D9/00;E21D11/10;E21D11/15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23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障碍物 冻结 探摸 清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障碍物冻结探摸清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紧邻建筑物两侧的地下围护外侧施做清障井,清障井位于盾构区间行进的轴线方向上;步骤2:采用冻结法进行水平冻结施工,探摸盾构机穿越范围内的障碍物;步骤3:对盾构机穿越范围的钻孔灌注桩并同时对清障通道进行回填;步骤4:对盾构机穿越范围的紧邻建筑物地下围护进行凿除并同时对清障通道进行回填;步骤5:盾构机穿越冻土范围,并进行融沉补偿注浆;步骤6:拔除洞门圈内侧的冻结管,停止冻结;步骤7:封堵冻结孔。本发明能解决运营中的地铁线车站车轨底板下无法采用常规手段进行排摸的施工工况,探明可能存在的障碍物并进行定向清除,以做到区间盾构无风险穿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构筑物施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地下障碍物冻结探摸清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当前上海城市地铁规划大规模的发展,地下轨道交通网络得以不断扩大化、复杂化,与现有的城市地铁桥梁桩基、地下管线、地下建筑结构(或桩)等混凝土构筑物之间或穿越或紧贴产生了不断的交界,导致在修建新的地铁线路时,可能存在对其盾构掘进造成风险隐患的障碍物,但由于这些障碍物位于运营中的地铁线车站车轨底板下无法采用常规手段进行排摸,但缺少新的探摸手段来探明这些可能存在的障碍物并进行定向清除以做到区间盾构无风险穿越。同时,目前国内虽然有地下障碍物清除的施工案例,但相应的技术措施和风险控制方法还并不成熟。
现有的盾构掘进技术采用直接掘进并进行切削穿越的施工方式,存在加大的施工风险,且施工成本高、效率低,对正在运营中的地铁线车站可能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障碍物冻结探摸清障方法,能解决运营中的地铁线车站车轨底板下无法采用常规手段进行排摸的施工工况,探明可能存在的障碍物并进行定向清除,以做到区间盾构无风险穿越。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地下障碍物冻结探摸清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紧邻建筑物两侧的地下围护外侧施做清障井,清障井位于盾构区间行进的轴线方向上;
步骤2:采用冻结法进行水平冻结施工,探摸盾构机穿越范围内的障碍物;
步骤3:对盾构机穿越范围的钻孔灌注桩并同时对清障通道进行回填;
步骤4:对盾构机穿越范围的紧邻建筑物地下围护进行凿除并同时对清障通道进行回填;
步骤5:盾构机穿越冻土范围,并进行融沉补偿注浆;
步骤6:拔除洞门圈内侧的冻结管,停止冻结;
步骤7:封堵冻结孔。
所述的清障井的施做方法具体是:
步骤1.1:施做清障井的地下连续墙,并进行地基加固;
步骤1.2:进行清障井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钻孔灌注桩间隔排列在紧邻建筑物两侧的地下围护外侧;
步骤1.3:进行清障井基坑开挖并架设若干道支撑结构,对紧邻建筑物的地下围护和钻孔灌注桩进行支护;
步骤1.4:浇筑清障井底板和内衬,清障井底板位于紧邻建筑物的地下围护底部下方;
步骤1.5:在底板达到设计强度后,对盾构机穿越范围的支撑结构进行换撑。
所述的水平冻结施工的具体方法是:
步骤2.1:在洞门圈内侧和外侧形成冻结壁;
步骤2.2:在洞门圈的上方间隔布置若干个泄压孔并对应设置泄压管;
步骤2.3:在洞门圈的上方间隔布置若干个测温孔并对应设置测温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60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