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可分离卷积和注意力的三维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03233.3 | 申请日: | 201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9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吕卫;宋志瑾;褚晶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3/40 | 分类号: | G06T3/4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程毓英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可分离 卷积 注意力 三维 图像 分辨率 重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可分离卷积和注意力的三维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网络,包括:第一步,构建数据集并进行数据预处理,把切分后的高分辨率小块经过k空间变换得到对应的低分辨率小块;搭建基于可分离卷积和注意力的三维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网络,包括四个部分,浅层特征提取模块、稠密连接模块、注意力模块和重建模块;模型训练:把第一步获得的低分辨率小块送入所搭建的基于可分离卷积和注意力的三维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网络中,通过正向传播得到超分辨率小块,计算高分辨率小块和超分辨率小块的误差,该误差项由输出层向隐藏层逐层的反向传播,更新网络参数直至输入层,使用ADAM优化器不断反馈优化直至误差不再减小;将训练好的网络参数保存为模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可分离卷积和注意力的三维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主要应用于三维医学图像的超分辨率重建。
背景技术
图像超分辨率(SR)是指根据其低分辨率(LR)对应的图像重构相应的高分辨率(HR)图像。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图像超分辨率技术在医学图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医学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诊断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医生通过超分辨率算法获得高分辨率医学图像可以更清楚地看到生物结构和早期病变,这对诊断和治疗疾病是相当有益的。
然而,图像的分辨率和质量通常受到成像硬件的限制。除了可能的硬件限制,医学图像更容易受到健康限制(如X射线电离辐射剂量)和采集时间的限制(如吸收率有限)。此外,由于病人疲劳和器官搏动引起的运动会进一步降低图像质量,导致图像信噪比降低。低分辨率医学图像有限的视野和退化的图像质量会降低重要病理细节的可见性,影响诊断的准确性。研究表明,图像超分辨率(SR)为提高医学图像在空间分辨率方面的感知质量提供了另一种相对便宜的解决方案。如果我们重建出高分辨率(HR)图像,那么我们就可以在时间较短的扫描中获得更大的空间覆盖率和更好的空间分辨率。
近年来,图像超分辨率技术发展迅速。首先,插值方法被广泛应用,其计算效率高但是表示能力非常有限并且容易丢失高频纹理细节,从而产生模糊的高分辨率输出。基于模型的方法如利用先验信息约束解空间的最大后验概率(MAP)方法,与基于插值的方法相比,该方法的性能得到了提高。但是,当输入图像较小时,几乎没有先验信息可以被有效地利用,从而导致效率低下。基于稀疏的技术发展起来,以建立具有丰富图像先验信息的线性模型。这些方法的缺点是,寻找稀疏编码系数的解在计算上是昂贵的。除了基于稀疏的方法外,还开发了其他复杂的学习技术来模拟LR到HR空间的映射,包括邻域嵌入、随机森林和卷积神经网络。
Dong等人首次开发了一个三层网络SRCNN,分为特征提取、非线性映射,重建三个阶段,以学习SR的端到端映射。为了提高重建精度,VDSR加深了网络层,增加了跳过连接来学习输入和输出图像之间的残差,有利于改善梯度消失和网络退化问题。FSRCNN通过双三次插值直接对低分辨率图像进行卷积,并在网络顶部进行反卷积,得到最终的高分辨率图像。专利“基于稠密卷积神经网络的三维医学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CN109360152A)提出了使用稠密神经网络进行超分辨率重建。
深层CNN中的特征包含不同类型的信息,这些信息对图像重建有不同的贡献。但是以上方法均缺乏对不同类型信息的区分能力,对它们的处理也是平等的,导致模型的代表能力受到限制。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神经网络中的的空间特征,是图像超分辨率重建中关键和有待探索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模型缺乏不同类型信息的区分能力,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可分离卷积和注意力的三维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重建效果比较好。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可分离卷积和注意力的三维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网络,包括下列步骤:
第一步,构建数据集并进行数据预处理:
(1)构建数据集:下载公开的HCP(Human ConnectionProject)数据集,将数据集中每一张三维高分辨率图像切分成小块,对这些小块进行数据增强以增加数据量,然后划分数据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32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