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汽车ADAS系统测试的软体目标车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01766.8 | 申请日: | 201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66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50218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穆祥维 |
地址: | 4022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平台 移动监控设备 车体 通信装置 测试车 系统测试 惯性导航系统 汽车 测试车辆 测试汽车 测试系统 供电装置 控制装置 驱动设备 驱动装置 远程控制 制动装置 转向设备 转向装置 基站 碰伤 软体 撞伤 监控 检测 移动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汽车ADAS系统测试的软体目标车,包括:远程控制基站,其包括:PC主机以及第一通信装置,PC主机与第一通信装置连接;以及测试车,其包括:仿真车体、移动平台以及移动监控设备,仿真车体不会撞伤待测试汽车,仿真车体放置在移动平台上,移动平台用于带动仿真车体行走,移动平台上安装有移动监控设备,移动监控设备用于监控移动平台行走,移动平台底部安装有转向设备和驱动设备,移动平台用于供待检测汽车越上;移动监控设备包括:第二通信装置、控制装置、驱动装置、转向装置、制动装置、GPS/惯性导航系统以及供电装置。用于汽车ADAS系统测试的测试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既满足测试车能移动、又满足测试车不会碰伤待测试车辆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测试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ADAS系统测试的软体目标车。
背景技术
车辆的追尾碰撞时道路交通中发生最频繁的事故之一,主要的诱因是驾驶员注意力的分散或是对交通状况的误判。为了减少事故的发生,各国都对汽车的主动安全技术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和前方预警碰撞系统(FCW)。AEB和FCW系统作为主动安全系统,每一次漏报都是事故发生的潜在威胁,而误报又会极大地降低用户的使用感受,因此必须要测试AEB和FCW系统的可靠性。近年来联合欧洲经济委员会(ECE)和欧洲的E-NCAP都提出了对车辆主动安全进行测试的项目,我国也于2018年7月1日实施的C-NCAP也系统的提出了AEB和FCW的测试方法和评价标准,比如CCRs、CCRm、CCRb测试场景,因此相应的测试装置也是必不可少的。
另外,自适应巡航系统(ACC)作为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提高车辆的纵向行驶的安全性,改善驾驶乘坐舒适性而得到相关研究机构的关注,并在逐渐普及到越来越多的车辆中,因此ACC系统的测试也变的必不可少,而该测试同样也需要相同的测试装置。
目前广泛使用的用于汽车道路测试评价的测试装置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将单独的不可移动的目标车放在道路中央测试,另一类是使用移动的目标车进行测试。前者由于不能移动,所以做一些简单的测试,不适用于复杂的测试场景。后者包括两种,第一种是目标车有自己的动力系统,在测试过程中,很可能由于测试车辆主动安全系统的失灵,而导致测试车辆将目标车的动力系统撞坏,无法继续进行测试,影响测试效率。而第二种是用直接用牵引车通过牵引杆带动目标车,当目标车被撞时,其冲击会直接传给牵引车,导致牵引车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提供一种用于汽车ADAS系统测试的软体目标车,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既满足测试车能移动、又满足测试车不会碰伤待测试车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汽车ADAS系统测试的软体目标车,包括:远程控制基站,其包括:PC主机以及第一通信装置,PC主机与第一通信装置连接;以及测试车,其包括:仿真车体、移动平台以及移动监控设备,仿真车体不会撞伤待测试汽车,仿真车体放置在移动平台上,移动平台用于带动仿真车体行走,移动平台上安装有移动监控设备,移动监控设备用于监控移动平台行走,移动平台底部安装有转向设备和驱动设备,移动平台用于供待检测汽车越上;移动监控设备包括:第二通信装置、控制装置、驱动装置、转向装置、制动装置、GPS/惯性导航系统以及供电装置,第二通信装置与第一通信装置以及待测试汽车的第三通信装置通信连接,第二通信装置、驱动装置、转向装置、制动装置以及GPS/惯性导航系统均与控制装置连接,供电装置为第二通信装置、控制装置、驱动装置、转向装置、制动装置以及GPS/惯性导航系统供电,驱动装置和制动装置与驱动设备连接,转向装置与转向设备相连。
优选的是,驱动设备包括:空气弹簧、后悬架、摆臂、后轴、同步带轮以及驱动轮,移动平台底部安装有底板,底板上安装有空气弹簧,空气弹簧顶部安装有后悬架,后悬架连接至摆臂一端,摆臂中部铰接至后轴,后轴固定在移动平台上,摆臂另一端连接有同步带轮,同步带轮连接有驱动轮,在空气弹簧弹力下能保持移动平台由驱动轮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17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