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百部内生链霉菌中吡咯-2-羧酸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00397.0 | 申请日: | 201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6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胡立宏;王吓长;赵慧敏;杨爱萍;丁宁;李世洋;彭任;朱友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07/34 | 分类号: | C07D207/34;A01N43/36;A01P7/02;A01P7/04 |
代理公司: | 11470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强红刚 |
地址: | 210023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吡咯 羧酸酯类化合物 二斑叶螨 霉菌 百部 生链 上述化合物 联苯肼酯 百部碱 粗提物 链霉菌 棉蚜虫 吡虫啉 蚜虫 羧酸 制备 应用 防治 | ||
1.一种吡咯-2-羧酸酯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吡咯-2-羧酸酯类化合物具有如图I所示的结构:
式I中:
R1和R2可以相同或不同;
R1选自氢、甲基、乙基、氨基、甲酰胺基、乙酰胺基中的一种;
R2选自氢、羟基、羟甲基、羟乙基、氨基、甲酰胺基、乙酰胺基中的一种;
n选自1到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吡咯-2-羧酸酯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配制种子培养基:将百部内生链霉菌株BS-1接入种子培养基,26-30℃,培养3-5天得种子培养液;
(2)将步骤(1)得到的种子培养液接入发酵培养基中,26-30℃静置培养6-9天得发酵物;
(3)将步骤(2)制备得到的发酵物中的发酵液和菌丝体分离,菌丝体采用甲醇进行超声提取3-4次,回收甲醇得到粗提物A;上清液加入2-6%的XAD-16树脂,搅拌4-6小时后过滤,弃去滤液,剩下的树脂用甲醇洗脱至无色,回收甲醇得到粗提物B,合并A、B萃取液后减压浓缩得到浸膏;
(4)将步骤(3)所述的BS-1浸膏粗提物,先后采用MCI、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分离材料进行柱色谱分离,并辅以prep-HPLC方法进行纯化,获得单体化合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吡咯-2-羧酸酯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百部内生链霉菌BS-1需经过下述提取分离方法获得:
(1)百部药材洗净后分别用纯水浸泡,超声,表面消毒;
(2)取步骤(1)中百部药材的根茎叶切碎后放入离心管,加灭菌水0.5-1mL,涡旋,70-80℃热水浴1min,取100-200uL涂板于ISP4和燕麦培养基。
4.如权利要求2所述吡咯-2-羧酸酯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中种子培养基中含有:玉米粉40g/L,葡萄糖10.0g/L,麸质粉5.0g/L,麸皮10.0g/L,K2HPO4·3H2O 0.5g/L,CaCO3 2.0g/L,(NH4)2SO4 1.0g/L。
5.如权利要求2所述吡咯-2-羧酸酯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中发酵培养基中含有:玉米粉70g/L,麸质粉5.0g/L,麸皮10.0g/L,K2HPO4·3H2O 0.5g/L,CaCO3 2.0g/L,(NH4)2SO4 1.0g/L。
6.如权利要求2所述吡咯-2-羧酸酯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中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均需120℃灭菌15-20分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吡咯-2-羧酸酯类化合物在制备杀虫药物中的应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吡咯-2-羧酸酯类化合物在制备杀蚜虫和杀螨虫药物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未经南京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039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