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无人机的输电线路跳线距离测量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96256.6 | 申请日: | 201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46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唐光辉;凌乐陶;杨兴;魏前虎;周伟才;刘丙财;裴慧坤;林国安;徐坤;陈城;徐广明;李鑫;黄海鹏;许海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2 | 分类号: | G01B11/02;G01B11/00;G01C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石慧 |
地址: | 518001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无人机 输电 线路 跳线 距离 测量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的输电线路跳线距离测量方法及系统。该基于无人机的输电线路跳线距离测量方法,可以用于测量跳线与横担之间的距离。该输电线路跳线距离测量方法工作时,通过无人机获取包括横担与跳线的图像,并传递给上位机。上位机可以根据无人机与第一横担之间的距离及无人机获取的图像计算得到跳线与横担之间的距离。该输电线路跳线距离测量方法,通过无人机和上位机配合即可测得跳线与横担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避免人工测量带来的测量不便和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数据采集领域,特别是涉及基于无人机的输电线路跳线距离测量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按照现有输电线路的设计,输电线路在耐张塔的横担处一般设有跳线,用于让带电的导线与杆塔保持足够的电气距离,如图1所示。跳线与横担之间的距离是否达到要求对输电线路的安全与否具有重大意义。
传统技术中,跳线与横担之间的距离一般依靠人工进行测量。
发明人在实现传统技术的过程中发现:人工测量跳线与横担之间的距离的安全性较差。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技术中存在的人工测量跳线与横担之间的距离的安全性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无人机的输电线路跳线距离测量方法及系统。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输电线路跳线距离测量方法,用于测量跳线与横担之间的距离,包括:无人机悬停至与所述横担同一水平面的位置,并获取包括所述横担与所述跳线的图像;无人机获取第一距离,并将所述图像与所述第一距离传输至上位机;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无人机至所述横担的距离;所述上位机根据所述图像和所述第一距离,计算所述跳线相对所述无人机的俯视角;所述上位机根据所述俯视角,计算得到所述跳线与所述横担之间距离。
上述基于无人机的输电线路跳线距离测量方法,可以用于测量跳线与横担之间的距离。该输电线路跳线距离测量方法工作时,通过无人机获取包括横担与跳线的图像,并传递给上位机。上位机可以根据无人机与第一横担之间的距离及无人机获取的图像计算得到跳线与横担之间的距离。该输电线路跳线距离测量方法,通过无人机和上位机配合即可测得跳线与横担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避免人工测量带来的测量不便和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一种输电线路跳线距离测量系统,包括无人机和与所述无人机通信连接的上位机;所述输电线路跳线距离测量系统工作时实现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输电线路跳线距离测量方法。
上述输电线路跳线距离测量系统,包括无人机和与无人机通信连接的上位机。该输电线路跳线距离测量系统工作时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输电线路跳线距离测量方法。该输电线路跳线距离测量系统,通过无人机和上位机配合即可测得跳线与横担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避免人工测量带来的测量不便和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跳线与横担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无人机获取的图像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测量表格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300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300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测量表格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400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400的示意图。
其中,各附图标号所代表的含义分别为:
110、横担;
120、跳线;
130、引流线;
140、输电导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62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