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石墨烯载羟基喜树碱纳米靶向药物的制备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92227.2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8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许媛媛;苗晋锋;黎伟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7/69 | 分类号: | A61K47/69;A61K47/59;A61K47/64;A61K47/68;A61K31/4745;A61K49/00;A61P15/14;B82Y5/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9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石墨 羟基 喜树碱 纳米 靶向 药物 制备 应用 | ||
1.一种氧化石墨烯载羟基喜树碱纳米靶向药物的制备和应用,其特征是利用氧化石墨烯GO作为载体通过靶向分子的修饰以及药物的负载完成纳米靶向药物的制备,实验利用荧光素标记的Caspase-3特异性底物肽Pep、壳聚糖CS和Toll样受体4抗体蛋白Anti-TLR4共价修饰的GO负载羟基喜树碱HCPT制备了GO为载体的纳米靶向药物GO/CS/Pep/Anti-TLR4/HCPT,通过检测GO/CS/Pep/Anti-TLR4/HCPT的载药能力、载药效率和不同pH条件下药物的释放判断其药物负载和释放性能,通过激光共聚焦实验验证了GO/CS/Pep/Anti-TLR4/HCPT的药物靶向性,通过检测炎性因子的含量及相关酶活性观察GO/CS/Pep/Anti-TLR4/HCPT的疗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石墨烯载羟基喜树碱纳米靶向药物的制备和应用,其特征是利用GO作为载体通过靶向分子的修饰以及药物的负载完成纳米靶向药物的制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石墨烯载羟基喜树碱纳米靶向药物的制备和应用,其特征是Pep、CS和Anti-TLR4共价修饰的GO负载HCPT,从而制备了GO为载体的纳米靶向药物,即GO/CS/Pep/Anti-TLR4/HCPT,试验首先取50mg的GO粉末加入25mL三蒸水制成悬浮液,将悬浮液在400Hz的细胞破碎仪中超声分散3h制备成浓度为2mg/mL的GO溶液;在超声状态下逐渐加入溶于300μL含45mg EDC和25mg NHS的溶液活化4h,25mL1mg/mL的CS溶液超声1h后在室温下磁力搅拌24h,将上述制备的悬浮液在4 000g 30min下超滤3次,用双蒸水分散成1mg/mL GO/CS溶液;取40mL GO/CS溶液加入300μL含10mg EDC和含5mg NHS的溶液活化3h,用1mM NaOH将活化后的GO/CS溶液pH调至8.0,再加溶于100μL含2mg Pep和10μL 0.6mg/mL的Anti-TLR4溶液,室温下避光搅拌反应24h,超滤3次除去多余的物质纯化产物,用双蒸水溶解成1mg/mL的GO纳米载体复合物GO/CS/Pep/Anti-TLR4溶液;将1mL 5mM DMSO溶解的HCPT药物与9mL1mg/mL的GO/CS/Pep/Anti-TLR4溶液室温避光搅拌24h,超滤3次后用双蒸水溶解成1mg/mL GO/CS/Pep/Anti-TLR4/HCPT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石墨烯载羟基喜树碱纳米靶向药物的制备和应用,其特征是对GO/CS/Pep/Anti-TLR4/HCPT载药能力、载药效率进行检测确定其载药性能,首先取1mL未经超滤的GO/CS/Pep/Anti-TLR4/HCPT,经12 000r/min离心60min,收集上清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267nm处的吸光度,依据HCPT浓度-吸光度标准曲线,计算GO/CS/Pep/Anti-TLR4/HCPT中HCPT含量,同时,将离心后的固体物真空冷冻干燥后称重,按照公式LC=Md/Mc和LE=Md/Mo×100%计算LC和LE,其中,Md是负载到GO/CS/Pep/Anti-TLR4/HCPT的HCPT质量,Mc是GO/CS/Pep/Anti-TLR4/HCPT的质量,Mo是原始溶液中HCPT的质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石墨烯载羟基喜树碱纳米靶向药物的制备和应用,其特征是对GO/CS/Pep/Anti-TLR4/HCPT药物释放的PH响应进行检测确定其药物释放性能,实验首先分别取1mL的1mg/mL的GO/CS/Pep/Anti-TLR4/HCPT溶液装入30kDa透析袋中并浸入50mL 10mM pH值分别为5.8、7.4、8.0的PBS缓冲液中37℃水浴,分别在2、4、6、8、10、12、24、36、48和72h,收集不同pH值的PBS缓冲液5mL,之后将对应pH值的新鲜PBS缓冲液5mL加入到原释放介质中,测量收集的pH缓冲液在267nm处的吸光度,依据267nm处的紫外吸光值与HCPT浓度之间的线性方程,计算不同pH条件下各时间点时HCPT的累计释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222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